第1907章污垢需清,负荆需请
推荐阅读:网游之近战法师、妄与她、最强之军火商人、绝色、上门女婿、乔梁叶心仪全文、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乡村传奇、都市风云、灵飞经、
在刘备抵达将军府衙的时候,斐潜正有些头疼。
家国天下,都是军政大事么?
并不是,有些事情也很琐碎,很低微。
斐潜就像是大家长,然后又要当爹又要当妈,大事小事都要关注,虽然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去处理,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放任自由,什么都不管。
这一次,斐潜不是因为一两个人而头疼,而是因为一大群人,说白了,就是长安城市现在的问题和未来规划。
长安的未来必定是会更加繁荣,自然也会更加拥挤的,一个没有眼光的市政长官,必然会导致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拥堵和瓶颈。
而现在最为繁琐的事情,也是最为简单的事物,就是水。
以及大量排放在水中的垃圾。
斐潜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穿越者,竟然要为了水和杂物垃圾而头痛,但是现在的长安,确实面临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毕竟现在长安的人口基数多了啊……
城市一旦扩大,就必须有配套相关设施,其中水利方面的配套,无疑就是重中之重,毕竟人和植物都不能离开水,没水就活不下去。
在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就已经是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率上来说,都是占据了当时的首要位置,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除了原有的郑国渠之外,并有龙首渠、白渠、六铺渠等大型水利渠道。
灌溉农田的水渠还简单一些,主要就是泥沙淤积和水渠维护的问题。
龙首渠便是最早的一条水渠,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龙首渠还是一条偏向于地下的渠道,也算是后来西北的『坎儿井』的先辈。因为龙首渠经过的地面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所以汉代的劳动人民就从地下开凿出七里,打穿了商颜山,也算是世界上第一条的地下隧道水利体系。
龙首渠用了两三百年了,又是地下渠道,枣祗已经派人勘察过,一些地方需要重新修整……
而六铺渠和白渠的情况,算是好一些,不过也有问题。
六铺渠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对于渭北区域的农田灌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因为长度较短,又和郑国渠有所连接,所以也不怎么被重视,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就是郑国渠了。
白渠,在汉武帝太始二年修建,位于郑国渠之南,和郑国渠一同构建出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的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长安区域的农田获得丰产,也代表着形成了关中最为重要的产粮地。
除了以上的水渠之外,还有成国渠,灵轵渠等,一同搭建出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这些水系渠道虽然说有助于生产运输,但是有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就是水中的泥沙沉降……
泾水便是最为严重。
常有泾水一石,其沙数斗的说法,但是因为谁都知道泾水泥沙很多,所以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反倒是不容易形成淤积。反倒是渭水等相对来说好一些的水系,容易被忽略了,导致渭水之上的昆明池,泥沙也是日益堆积严重。
昆明池,就是汉代长安的『水肺』。
而这个『水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淤积之外,还有垃圾污染。
汉初的时候,长安主要的城市内部供水,依旧沿用秦朝遗留下来的设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镐池』,也就是周朝镐京之所。
后来因为汉代长安扩大,人口稠密,镐池的体量就有些不足了,便修建了昆明池。昆明池引渭河支流沣水和洨水而入,北与镐池相通,下接纳泬水,然后通过未央宫的仓池和漕渠,让整个的汉代长安城充满了灵气和活力。
浩淼烟波的昆明池是皇帝和贵人的游乐之所,西汉之时,常见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楼船泛绿、百舸弄波的情形,而昆明池附近的各类果园,也常常成为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所……
人类欣赏美丽,喜爱洁净,但是又是制造垃圾,排泄污浊。
而对于人类而言,怎样的处理垃圾方式最方便?
自然是『随手』一丢最方便。
又潇洒,又快捷,反正在屁股后面,自己看不见,便是谁都看不见。
这种习惯或许是在人类最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养出来的习惯,相当难以根除。那时候,人类还没有发展出定居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原始人类为了追猎猎物或采集农作物也经常会迁徙,离开他们之前生活的营地,所以这种顺手即丢的模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当人类进入定居生活方式后,该方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斐潜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个。毕竟昆明池的水,也是斐潜自己要喝的水源,泥沙的问题是大自然制造的,而垃圾就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添堵的了……
其他的不说,长安当下已经突破了十万人,再过上十几二十年突破二十万人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有可能到三十万,而二三十万人每天即便是只是吃喝产生的垃圾,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
现在长安周边处理垃圾怎么做呢?
填埋和堆积,再加上燃烧。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规划出了露天垃圾场,然后汉人将垃圾转运到这些露天垃圾场中,由于垃圾场内蕴积了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阳光照耀之下腐烂和分解,产生许多硫化物和可燃气体,导致时不时有自燃和轻微爆炸……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垃圾填埋堆积场所,有些竟然就在水边!
这尼玛……
运远一些不成么?
斐潜都有些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就像是家中养了二哈,稍微一个疏忽什么的,然后立刻给你换个新装修一样。
而且二哈远远不止一只,而是一群,一大群。
然后往水渠里面偷偷摸摸的尿尿,拉屎的……
纵然有巡骑巡逻,抓住了就罚钱,但是很多人依旧偷偷图一时方便,比如将马桶直接就在水渠当中洗涮什么的……
所以斐潜现在准备推行更为严格的『污秽令』。
『凡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倾泻于水渠者,同论,主司不禁者,与之同罪。』
不打不长记性啊!
但仅仅这样,并不够。
因为排污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还有大量的士族子弟。
长安本城和周边五陵之中,官宦士族等宅院,截流水渠入宅,然后将污秽直接排出,流往下游的比比皆是。
长安城中也是有暗渠排污的,但是因为有些暗渠年久失修,拥堵之后很多人也懒得再清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明渠之中。
所以,直接惩罚那些普通的民众,并不能完全解决水源和水质污染的问题,还要同时处理改变那些士族子弟的习惯,而要全部依靠斐潜一个人,或是让斐潜承担这些清理的责任,然后这些士族子弟坐享其成,未免也就太便宜了这些家伙。
斐潜琢磨了一阵,想到了一个主意,便叫来了黄旭,吩咐了几句话,黄旭点头会意,便下去交待手下去办了。
等黄旭回来的时候,就带回来一个让斐潜有些惊讶的消息,刘备在府门之外,负荆请罪。
斐潜不免有些意外。
沉吟了片刻,斐潜点了点头,干脆站起身,向外走去。
斐潜一直认为,要睡服,呃,收服刘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因为利益。
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是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之前斐潜和刘备的利益,一直以来都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契合点,又怎么可能让刘备当头就拜,立马就跪倒抱大腿?
徐晃,是源于白波之战,赵云是因为黑山之军,太史慈是从太史明那边一点点的转变而来,吕布和张辽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斐潜手下这些优秀的将领,都是要么和斐潜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要么和斐潜的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而刘备就不同了。
刘备和斐潜没有多少交情。甚至可以说刘备和斐潜一开始是处于对立面上的,是属于矛盾冲突比较严重的,再加上刘备这个人的野心……
不过,斐潜认为,刘备的野心,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有,而是在后天之中慢慢的培养起来,或者说风云际会之下的一种演变出来的。
毕竟刘备一开始,也就是喜欢走马斗狗美服的浪荡子,一副直脾气,咽不下任何委屈,直至后来遭受挫折了才有所改变,但是也没有说刘备在赤壁的时候,就要想要当汉中王亦或是什么王,也是后期一点点被手下架上去的。
毕竟在当时情况下,如果刘备不称王,那么就比魏王低一截,或许后世的人觉名头什么的不重要,但是对于汉代的人来说,却很关键。
因此现在的刘备,是肯定有野心,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要称王称霸的程度,所以还是可以调教的,只不过斐潜没有想到刘备会这么快的做出了决定。
府衙之外,已经不知不觉当中聚集了不少的人。
华夏么,这也算是优良传统了,就像是隔离带两侧的道路同时堵车,一条是因为车祸拥堵,而另外一条么,就是应为看热闹的而堵起来了……
骠骑府衙门前,就不亚于大型车祸现场了,看热闹的人不多时就将周边堵了一个严实,而且还很自觉的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就像是无形当中划出了一个舞台一样。
而『舞台』的正中央,就是负荆请罪的刘备。
还有缓缓而来的斐潜。
刘备很聪明,甚至比大多数聪明人都聪明。他明白斐潜需要什么,也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最好,换句话说,刘备是一个天生情商非常高的人,只要他愿意去做,一定会做到让旁人很舒服。
就像是现在。
刘备和斐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是刘备自己清楚,刘备也知道斐潜同样明白,甚至其他的人也是同样的了解,所以不去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刘备是不可能得到斐潜真正的器重,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地位,更不用说未来的什么发展了。
而想要化解这些矛盾,仅仅靠口头上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太过于苍白无力了,所以刘备拿出了行动。
负荆请罪,无疑就是最好的行动方式。
荆条,也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背得起来的,请罪,也未必那个人的罪责都能一笑了之。关键依旧是两个字,利益。
否则还要法律干什么,出了差池躲不过去了就都『负荆请罪』一下不就好了?
廉颇和蔺相如,古之有传,说是将相之和,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严格来说,应该是『将将之和』。
读过《史记》的人可能会发现,司马迁喜欢把同类型的人放在一起写,比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又比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讲的是白起和王翦的事迹,此二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能打能杀,更是属于超强的统帅,独掌一军的那种。
而蔺相如的事迹收录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这里面除了记录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事迹以外,还记录得有赵奢和李牧的事迹。
既然把廉颇、赵奢、李牧和蔺相如放在一起写,说明他们三人与蔺相如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蔺相如还真的是一个文弱书生么?
显然不是,从渑池会盟上也可以看出来,蔺相如要求秦王也给赵王弹奏盆缶,秦王不愿,于是蔺相如就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然后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来凑数。
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能让秦王感觉到了威胁么?毕竟秦王当时身边也有护卫,而蔺相如只是怒目而瞠,就吓退了秦王护卫……
所以廉颇是因为他的统兵权力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和蔺相如闹别扭,等到蔺相如表示出老子不带兵了,兵卒都归廉颇带,但是廉颇需要听指挥的态度之后,廉颇自然心领神会,负荆请罪。
斐潜和刘备也是如此。
刘备和斐潜最大的分歧点,并非是成功立业的野心,因为这种野心,或是愿望,是每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都有的,所以这个不是关键的问题。
而是统属问题。
曹操邀请刘备同车,在车辆上拐弯抹角的询问刘备愿不愿意归入其下统属,刘备拒绝了,所以当董承找上门来的时候,刘备甚至无法完全判断出这事是不是曹操挖的坑,所以干脆跑路了……
刘表邀请刘备同席,在宴会中旁敲侧击的试探刘备愿意不愿意奉自己为主,刘备也推脱了,所以刘表最终把刘备扔到了角落里,去作为阻挡隔离曹操势力的预警器,要不是后来川蜀之变,刘备怕是现在依旧困于小城之中……
斐潜和刘备原先也有相互之间统属的问题,而现在,随着西京尚书台的设立,这样一个原本横在两个人之间的障碍,悄无声息的就变小了。
当今天子都承认了斐潜的『合法』权柄,刘备还能说什么?归于斐潜之下,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就等同于归于了汉天子,那么刘备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的?
很显然斐潜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在成立了西京尚书台之后,才召见了刘备,而且还让刘备自己去多看一看,想一想。
刘备知道,如果这一次再拒绝,那么就会像是在刘表那边一样,会被扔在定笮难以翻身了。如果定笮真的能够大量产铁,那么刘备借着矿山,多少还有一点希望,然而刘备这样的一点期盼竟然也早就在斐潜的算计之中,当斐潜说他早就知道定笮的铁不好冶炼的时候,刘备就明白了……
定笮是个大坑,足以装下刘备和关羽张飞,还有其他的人。定笮周边穷山恶林,若是川蜀的生命线一掐,那就真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连跑都没地方跑!
幸好,刘备知道,他还有价值。
就是他身上的这一份名望,这一层被刘协亲口承认的皇亲国戚的身份!就像是当年曹操和刘表一样,斐潜,或是其他的任何人,都喜欢获得这样一个『千金马骨』的加持。
所以,思前想后,刘备背着荆条来了。
斐潜微笑着,在众人目光之中缓步向前,亲手抽出了这两根荆条,丢在了一旁,然后又从自己身上解开了外袍,亲手替刘备穿在了身上……
围观的吃瓜群众顿时爆发出欢呼声,声震云霄。
『古之贤者,尚有过错,何况今人乎?知之改之,便是大幸也……』
斐潜拉着刘备,一同面对着围观的群众,侃侃而谈。
周边的围观者也是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感叹声,似乎在说春秋战国有蔺相如和廉颇的美事,如今又在关中斐潜和刘备身上重现了云云……
刘备脸上带着笑,依旧是那种温和的笑,但是目光,却缓缓的落在了一旁尘埃当中的两根荆条上,他知道,这两根的荆条上面,都有名字,一根写着『骄傲』,一根写着『执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家国天下,都是军政大事么?
并不是,有些事情也很琐碎,很低微。
斐潜就像是大家长,然后又要当爹又要当妈,大事小事都要关注,虽然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去处理,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放任自由,什么都不管。
这一次,斐潜不是因为一两个人而头疼,而是因为一大群人,说白了,就是长安城市现在的问题和未来规划。
长安的未来必定是会更加繁荣,自然也会更加拥挤的,一个没有眼光的市政长官,必然会导致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拥堵和瓶颈。
而现在最为繁琐的事情,也是最为简单的事物,就是水。
以及大量排放在水中的垃圾。
斐潜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穿越者,竟然要为了水和杂物垃圾而头痛,但是现在的长安,确实面临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毕竟现在长安的人口基数多了啊……
城市一旦扩大,就必须有配套相关设施,其中水利方面的配套,无疑就是重中之重,毕竟人和植物都不能离开水,没水就活不下去。
在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就已经是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率上来说,都是占据了当时的首要位置,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除了原有的郑国渠之外,并有龙首渠、白渠、六铺渠等大型水利渠道。
灌溉农田的水渠还简单一些,主要就是泥沙淤积和水渠维护的问题。
龙首渠便是最早的一条水渠,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龙首渠还是一条偏向于地下的渠道,也算是后来西北的『坎儿井』的先辈。因为龙首渠经过的地面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所以汉代的劳动人民就从地下开凿出七里,打穿了商颜山,也算是世界上第一条的地下隧道水利体系。
龙首渠用了两三百年了,又是地下渠道,枣祗已经派人勘察过,一些地方需要重新修整……
而六铺渠和白渠的情况,算是好一些,不过也有问题。
六铺渠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对于渭北区域的农田灌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因为长度较短,又和郑国渠有所连接,所以也不怎么被重视,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就是郑国渠了。
白渠,在汉武帝太始二年修建,位于郑国渠之南,和郑国渠一同构建出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的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长安区域的农田获得丰产,也代表着形成了关中最为重要的产粮地。
除了以上的水渠之外,还有成国渠,灵轵渠等,一同搭建出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这些水系渠道虽然说有助于生产运输,但是有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就是水中的泥沙沉降……
泾水便是最为严重。
常有泾水一石,其沙数斗的说法,但是因为谁都知道泾水泥沙很多,所以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反倒是不容易形成淤积。反倒是渭水等相对来说好一些的水系,容易被忽略了,导致渭水之上的昆明池,泥沙也是日益堆积严重。
昆明池,就是汉代长安的『水肺』。
而这个『水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淤积之外,还有垃圾污染。
汉初的时候,长安主要的城市内部供水,依旧沿用秦朝遗留下来的设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镐池』,也就是周朝镐京之所。
后来因为汉代长安扩大,人口稠密,镐池的体量就有些不足了,便修建了昆明池。昆明池引渭河支流沣水和洨水而入,北与镐池相通,下接纳泬水,然后通过未央宫的仓池和漕渠,让整个的汉代长安城充满了灵气和活力。
浩淼烟波的昆明池是皇帝和贵人的游乐之所,西汉之时,常见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楼船泛绿、百舸弄波的情形,而昆明池附近的各类果园,也常常成为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所……
人类欣赏美丽,喜爱洁净,但是又是制造垃圾,排泄污浊。
而对于人类而言,怎样的处理垃圾方式最方便?
自然是『随手』一丢最方便。
又潇洒,又快捷,反正在屁股后面,自己看不见,便是谁都看不见。
这种习惯或许是在人类最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养出来的习惯,相当难以根除。那时候,人类还没有发展出定居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原始人类为了追猎猎物或采集农作物也经常会迁徙,离开他们之前生活的营地,所以这种顺手即丢的模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当人类进入定居生活方式后,该方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斐潜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个。毕竟昆明池的水,也是斐潜自己要喝的水源,泥沙的问题是大自然制造的,而垃圾就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添堵的了……
其他的不说,长安当下已经突破了十万人,再过上十几二十年突破二十万人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有可能到三十万,而二三十万人每天即便是只是吃喝产生的垃圾,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
现在长安周边处理垃圾怎么做呢?
填埋和堆积,再加上燃烧。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规划出了露天垃圾场,然后汉人将垃圾转运到这些露天垃圾场中,由于垃圾场内蕴积了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阳光照耀之下腐烂和分解,产生许多硫化物和可燃气体,导致时不时有自燃和轻微爆炸……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垃圾填埋堆积场所,有些竟然就在水边!
这尼玛……
运远一些不成么?
斐潜都有些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就像是家中养了二哈,稍微一个疏忽什么的,然后立刻给你换个新装修一样。
而且二哈远远不止一只,而是一群,一大群。
然后往水渠里面偷偷摸摸的尿尿,拉屎的……
纵然有巡骑巡逻,抓住了就罚钱,但是很多人依旧偷偷图一时方便,比如将马桶直接就在水渠当中洗涮什么的……
所以斐潜现在准备推行更为严格的『污秽令』。
『凡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倾泻于水渠者,同论,主司不禁者,与之同罪。』
不打不长记性啊!
但仅仅这样,并不够。
因为排污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还有大量的士族子弟。
长安本城和周边五陵之中,官宦士族等宅院,截流水渠入宅,然后将污秽直接排出,流往下游的比比皆是。
长安城中也是有暗渠排污的,但是因为有些暗渠年久失修,拥堵之后很多人也懒得再清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明渠之中。
所以,直接惩罚那些普通的民众,并不能完全解决水源和水质污染的问题,还要同时处理改变那些士族子弟的习惯,而要全部依靠斐潜一个人,或是让斐潜承担这些清理的责任,然后这些士族子弟坐享其成,未免也就太便宜了这些家伙。
斐潜琢磨了一阵,想到了一个主意,便叫来了黄旭,吩咐了几句话,黄旭点头会意,便下去交待手下去办了。
等黄旭回来的时候,就带回来一个让斐潜有些惊讶的消息,刘备在府门之外,负荆请罪。
斐潜不免有些意外。
沉吟了片刻,斐潜点了点头,干脆站起身,向外走去。
斐潜一直认为,要睡服,呃,收服刘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因为利益。
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是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之前斐潜和刘备的利益,一直以来都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契合点,又怎么可能让刘备当头就拜,立马就跪倒抱大腿?
徐晃,是源于白波之战,赵云是因为黑山之军,太史慈是从太史明那边一点点的转变而来,吕布和张辽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斐潜手下这些优秀的将领,都是要么和斐潜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要么和斐潜的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而刘备就不同了。
刘备和斐潜没有多少交情。甚至可以说刘备和斐潜一开始是处于对立面上的,是属于矛盾冲突比较严重的,再加上刘备这个人的野心……
不过,斐潜认为,刘备的野心,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有,而是在后天之中慢慢的培养起来,或者说风云际会之下的一种演变出来的。
毕竟刘备一开始,也就是喜欢走马斗狗美服的浪荡子,一副直脾气,咽不下任何委屈,直至后来遭受挫折了才有所改变,但是也没有说刘备在赤壁的时候,就要想要当汉中王亦或是什么王,也是后期一点点被手下架上去的。
毕竟在当时情况下,如果刘备不称王,那么就比魏王低一截,或许后世的人觉名头什么的不重要,但是对于汉代的人来说,却很关键。
因此现在的刘备,是肯定有野心,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要称王称霸的程度,所以还是可以调教的,只不过斐潜没有想到刘备会这么快的做出了决定。
府衙之外,已经不知不觉当中聚集了不少的人。
华夏么,这也算是优良传统了,就像是隔离带两侧的道路同时堵车,一条是因为车祸拥堵,而另外一条么,就是应为看热闹的而堵起来了……
骠骑府衙门前,就不亚于大型车祸现场了,看热闹的人不多时就将周边堵了一个严实,而且还很自觉的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就像是无形当中划出了一个舞台一样。
而『舞台』的正中央,就是负荆请罪的刘备。
还有缓缓而来的斐潜。
刘备很聪明,甚至比大多数聪明人都聪明。他明白斐潜需要什么,也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最好,换句话说,刘备是一个天生情商非常高的人,只要他愿意去做,一定会做到让旁人很舒服。
就像是现在。
刘备和斐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是刘备自己清楚,刘备也知道斐潜同样明白,甚至其他的人也是同样的了解,所以不去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刘备是不可能得到斐潜真正的器重,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地位,更不用说未来的什么发展了。
而想要化解这些矛盾,仅仅靠口头上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太过于苍白无力了,所以刘备拿出了行动。
负荆请罪,无疑就是最好的行动方式。
荆条,也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背得起来的,请罪,也未必那个人的罪责都能一笑了之。关键依旧是两个字,利益。
否则还要法律干什么,出了差池躲不过去了就都『负荆请罪』一下不就好了?
廉颇和蔺相如,古之有传,说是将相之和,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严格来说,应该是『将将之和』。
读过《史记》的人可能会发现,司马迁喜欢把同类型的人放在一起写,比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又比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讲的是白起和王翦的事迹,此二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能打能杀,更是属于超强的统帅,独掌一军的那种。
而蔺相如的事迹收录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这里面除了记录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事迹以外,还记录得有赵奢和李牧的事迹。
既然把廉颇、赵奢、李牧和蔺相如放在一起写,说明他们三人与蔺相如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蔺相如还真的是一个文弱书生么?
显然不是,从渑池会盟上也可以看出来,蔺相如要求秦王也给赵王弹奏盆缶,秦王不愿,于是蔺相如就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然后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来凑数。
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能让秦王感觉到了威胁么?毕竟秦王当时身边也有护卫,而蔺相如只是怒目而瞠,就吓退了秦王护卫……
所以廉颇是因为他的统兵权力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和蔺相如闹别扭,等到蔺相如表示出老子不带兵了,兵卒都归廉颇带,但是廉颇需要听指挥的态度之后,廉颇自然心领神会,负荆请罪。
斐潜和刘备也是如此。
刘备和斐潜最大的分歧点,并非是成功立业的野心,因为这种野心,或是愿望,是每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都有的,所以这个不是关键的问题。
而是统属问题。
曹操邀请刘备同车,在车辆上拐弯抹角的询问刘备愿不愿意归入其下统属,刘备拒绝了,所以当董承找上门来的时候,刘备甚至无法完全判断出这事是不是曹操挖的坑,所以干脆跑路了……
刘表邀请刘备同席,在宴会中旁敲侧击的试探刘备愿意不愿意奉自己为主,刘备也推脱了,所以刘表最终把刘备扔到了角落里,去作为阻挡隔离曹操势力的预警器,要不是后来川蜀之变,刘备怕是现在依旧困于小城之中……
斐潜和刘备原先也有相互之间统属的问题,而现在,随着西京尚书台的设立,这样一个原本横在两个人之间的障碍,悄无声息的就变小了。
当今天子都承认了斐潜的『合法』权柄,刘备还能说什么?归于斐潜之下,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就等同于归于了汉天子,那么刘备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的?
很显然斐潜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在成立了西京尚书台之后,才召见了刘备,而且还让刘备自己去多看一看,想一想。
刘备知道,如果这一次再拒绝,那么就会像是在刘表那边一样,会被扔在定笮难以翻身了。如果定笮真的能够大量产铁,那么刘备借着矿山,多少还有一点希望,然而刘备这样的一点期盼竟然也早就在斐潜的算计之中,当斐潜说他早就知道定笮的铁不好冶炼的时候,刘备就明白了……
定笮是个大坑,足以装下刘备和关羽张飞,还有其他的人。定笮周边穷山恶林,若是川蜀的生命线一掐,那就真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连跑都没地方跑!
幸好,刘备知道,他还有价值。
就是他身上的这一份名望,这一层被刘协亲口承认的皇亲国戚的身份!就像是当年曹操和刘表一样,斐潜,或是其他的任何人,都喜欢获得这样一个『千金马骨』的加持。
所以,思前想后,刘备背着荆条来了。
斐潜微笑着,在众人目光之中缓步向前,亲手抽出了这两根荆条,丢在了一旁,然后又从自己身上解开了外袍,亲手替刘备穿在了身上……
围观的吃瓜群众顿时爆发出欢呼声,声震云霄。
『古之贤者,尚有过错,何况今人乎?知之改之,便是大幸也……』
斐潜拉着刘备,一同面对着围观的群众,侃侃而谈。
周边的围观者也是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感叹声,似乎在说春秋战国有蔺相如和廉颇的美事,如今又在关中斐潜和刘备身上重现了云云……
刘备脸上带着笑,依旧是那种温和的笑,但是目光,却缓缓的落在了一旁尘埃当中的两根荆条上,他知道,这两根的荆条上面,都有名字,一根写着『骄傲』,一根写着『执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0/196/107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