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盟
推荐阅读:民间禁忌怪谈、我一无敌老祖,你挖我出来搞笑?、女神带娃上门,觉醒奶爸系统!、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快穿:一见钟情、炼神鼎、开局签道大帝修为、无限轮回,我用刀斩破诸天万界、被判无妻徒刑,傅总拿着孕检单哭疯、追妻失败后,傅总他想父凭子贵、
远处,下雨了。
而李启则在十来里之外的另外一边主持着仪式。
书中有云: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所以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
何解?
夏至时,虽然正是阳火旺盛的时候,但阴水也随之相伴,所以五月火气旺盛而水气渗源出来,时地流黄泽,石精也冒出水气来。
如此,便是“水潦盛昌,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行之是令,是月甘雨三至。”
是指,在这个时节,本来是土地湿润,天气潮热的时节,只需要烧掉割下晒干的野草,把水洒在地上,以朱雀的火气灼烧,像烧水一样,只要这样做,就会下及时雨,除去晦朔。
这是下雨的仪式。
并非是祈雨,而是利用气的流转,人为的制造雨。
这就是李启答应这个车队的‘清水’
只是……李启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书中还有记载,是以:“凡生,非一气之化也,气不顺,其风雨则不适,其甘雨则不降,其霜雪则不时,寒暑则不当,阴阳失次,四时易节,人民淫烁不固,禽兽胎消不殖,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民多疾疠,道多褓襁,盲秃伛尪,万怪皆生。”
意思是,生命的存在,并不是一种气能够承担起来的,当气失调的时候,就好像现在的地油界一样,导致风雨不适时,雨不降,水不生,霜雷不合时令,寒暑失当,阴阳失去常规,四季次序颠倒,人民不能生产,动物不能繁殖,草木矮小不能生长,五谷枯萎不能结出果实,百姓多疾病,道路上有弃婴,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怪异。
书上,已经将地油界的这种现象解释的很清楚了。
李启以朱雀之气,引动不远处城市的水气,用这样的仪式引来一场小雨,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已。
只能说,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了他们清水而已。
但是,他们说的情况,配合自己看见的这片荒漠,足以证明大鹿国在这里做了什么。
只不过……自己有资格去救他们吗?
对大鹿国主而言,地油界是重要的资源世界,这里出产的地油会运送到很多世界,乃至于那座天下去。
这样重要的资源世界,说让他停下,就停下?自己是大祝弟子,又不是大祝本人,哪有这个脸啊?
但不停的话,自己又该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改变呢?
为了满足自己的善心,又要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假如强迫张氏公司收容这些外边的难民,那些卫星城的人能同意吗?就算被迫同意了,又能接纳吗?
届时,这些难民又能接受那些‘城里人’吗?
强行融合,带来的坏处只会更多。
就算是这样的降雨仪式,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还是要依赖于世界本身的水气。
水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他借助城市内的水气下的雨。
如果是在荒漠更深处,他是无法下雨的。
这个世界,本身就供养不起这么多人。
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办法。
“唉,还是太弱了,若我能以大法力从虚空之中搬运地气与水气补充这里的空虚,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了。”李启有些感慨般的说道。
但是,刚刚说完这些,他就一个激灵,浑身绷直,心中骇然!
李启抬头看天,看向那满布天空的星辰,那诸天星斗,四相天神!
要知道,所有世界的天象都是一样的!
而天象则能指导世界的气进行运转,并且还会带来额外的气。
我擦?不会真和自己想的一样吧!
虽然心中隐隐有了一些猜测,但毕竟没有证据,书里也没有写,所以李启只是把推测记在心里而已。
等到他做完这一切之后,收拾了一下之前下雨的祭坛,然后就准备离开了。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皱了皱眉。
古书有云:天地相感,阴阳相薄,谓之气,皆物形于下而气应于上。是以,壮士入朝,白虹贯日,王之将出,彤云上覆,故曰:占气而知其事,望云而知其人也。
意思是,气是与天地阴阳交感的事物,每一种气都对应着一种物质世界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好像地油就是地气与水气通过某种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样。
活物也是这样,所以,壮士怀揣着激烈的心情进入大殿之上的时候,外面会有对应的气显化为白虹贯日的异象,一个有王霸之气的人出现的时候,会有红色的云覆盖在他的头上。
所以说,只要观察对应的气就能推测出对应的事,只要看一个人飘散出来的气就可以得知此人的真实本领。
这一套望气的法门,算得上是巫觋的看家本领了,卜人们的占卜之道有相当一部分就建立在这上面。
祝人虽然不擅长这方面,但他们也懂的一些基本的道理,比如李启就曾经观察过兵气的存在,以预测出了自己即将遭受的兵灾。
而现在,他观察到了同样的事物。
天空之中,土犯氐星,火犯南斗,破军杀将,有大饥,大疫。
又有飞星化云者,流血积骨之象。
但这一切的周围,有清明气,略无些渣滓,气黄白润泽,有威德,有英雄出。
这不是占卜的结果,而是……征兆啊。
是这个世界,自然而然显现出的征兆。
“因为我们这些公子而诞生的内战吗?”李启喃喃自语道。
对这些世界而言,好像就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看来,自己等人和大鹿国的存在,就是彻彻底底的祸害,待在这里没有半点好处。
李启叹了口气。
突然之前,和那个卜人公子争胜的心思弱了很多。
这次去,就不做什么先下手为强了吧。
对了,对方既然能远程对自己出手,甚至差点借助道心破绽直接让他输掉……那么,现在应该可以对话吧?
对卜人来说,远程对话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做就做,李启当即开始布置仪礼和祭坛。
“盟者,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这样的话……他应该会有所察觉吧?”李启摆弄着祭坛,自言自语的说道。
李启念念有词的那段话,意思是:祝告于神像前的文辞,就是“盟”。
所谓盟,就是指的,在祝人的注视下,在天神的见证下,双方达成的协约。
只有这样的协约,才可以被称为‘盟’,而达成协约的双方,谓之‘盟友’。
在礼仪之中,这样的约定分为两种,分别是誓约和盟约。
誓约是发誓,以自我约束之意结成。
盟约则必须在祝人的见证之下,双方共同结成。
所以束缚力也不一样。
以‘盟’之礼仪,远程邀约,对方作为卜人,应该可以察觉到吧?
李启一边完成着仪礼,一边思索着。
而与此同时,远在大地另外一边的极地雪山之上。
原本正在休息的卜人突然睁开眼。
“以天道为注视的盟约?邀请的是……我?”他表情一变,眼神立刻微妙起来。
“是有诈?还是单纯的一叙?”他自言自语道。
不过,他马上摇了摇头,否认了自己的说法:“不可能,盟乃是大礼,不可能这么轻易的使用!除非他想被自己的师尊责骂。”
就连这个卜人都知道,书上都有记载:“盟之大体,必序危机,指九天以为正,须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
意思是,“盟”这种礼仪的主要特点,必须是在危急时刻使用,要以天道作为见证,这是慎重的祭祀,必须基于祭祀者自己的道德,而且道德的实诚在于严肃认真,这是祝人的职责。
身为祝人,不可能轻率的使用这种重要的礼仪。
所以,他只是思索一二,果断用自己的力量,接住了‘盟’的邀约。
这时候,就能看出巫道的手段多样了,借助各种各样的礼仪,巫觋的神通和术法都非常匪夷所思,完全超乎逻辑。
同为九品的武人,就绝对做不到这种隔着半个世界沟通的事情。
不过,同等品级,武者在贴身的时候,打死两个巫觋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每条道途都有自己的特点,巫觋的诡异多端,手段频出就是他们的特点。
盟约进入协调阶段。
祝人的职能开始发挥作用。
之前就说过很多次了,祝的职责,是‘沟通’。
又是那片熟悉的混沌空间。
两位巫神山的门徒,第一次见面了。
对外人来说,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巫神山公子,但,李启在领悟了道心清明之后,已经不再被这个头衔所触动了。
而这位卜人,竟也不把这个当回事,看起来,他自己的道心也经过很多锤炼。
“幸会,幸会。”那卜人看起来很轻佻,走过来,随意拱了拱手,就当是行礼了:“这位师弟,突然以盟礼呼唤我,是为什么啊?”
李启则很郑重,并不以师弟的称呼而生气,而是干脆承认了下来:“师兄,你是卜人,不知道你是否有所感应,今晚出现的土犯氐星,火犯南斗,飞星化云之景象。”
自己是祝人都有所感应,作为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卜人,肯定感应更加强烈,知道的比自己更多。
“那是自然,但缘由不是也很简单吗?你我二人的争斗,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啊,你我不都在试图把此方天道推入掉品的结局吗?”卜人不甚在意的说道。
是的,两个人都在试图把天道推入掉品,然后把事情嫁祸给另一边,最后自己来拯救此方天道,既能观测到一部分天道掉品的道韵,又可以拿到天道报偿。
可以说是典型的‘我全都要’。
而输家不仅什么都没有,还会得罪大鹿国主,得罪大鹿国主的后果,想来不会太好。
两个人都是已经摆脱了傲慢之心的人,自然明白,脱去巫神山门徒这层身份之后,他们与一国之主的差距有多大。
别说一国之主了,就连各州的六品太守,对他们来说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被尊称为公子,不是因为自己强,而是出身太好,但出身只是外物,没有实力支撑的身份,是不长久的。
李启认真的对着眼前的卜人说道:“师兄修为长于我,年纪长于我,见识想必也比我更深,知道这种痕迹代表这个世界将要生灵涂炭,而这一切都因为我们两个而起,我实在于心不忍,特此前来请求师兄,卜祝之争是一回事,牵连千万人生死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大可不必把事情闹的这么大。”
“嗤,妇人之仁,这样的世界,你以为大鹿国就一个?全天下又有多少个?你能救得了几个?”卜人闻言,嗤之以鼻,看向李启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轻蔑。
他们身负先天道韵,又有师尊引领,日后必然身居高位,位列无数人之上。
这不是傲慢,而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
现在九品的他们就能轻易搅动一个世界的风云,日后晋升之后,行走诸天,摘星拿月,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功勋,轻而易举。
此时此刻为了一个小世界而妇人之仁,当真是愚蠢又懦弱。
“并非是救多少个,而是不能主动施以这种破坏。”李启拱手说道:“而我这么做,也并非出自善或者仁,而是出自正与义。”
“噢?怎么说?”卜人看向李启,想听听他有什么说法。
“凡祝币史辞,靡神不至,何也?”李启对卜人问道。
卜人自然听得懂他在说什么,这话的意思是,“但凡祝人进行祭礼祝文,没有神会不响应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当然是因为大祝力量威压诸天,更有巫神在上,执掌天下西南,所以万神莫敢不从。”卜人自豪的说道。
虽然是祝人之力,但也是巫神山的一部分,卜祝之争再怎么说也不过是巫神山内部的争端,不会影响到外面,所以他依然为之自豪。
但李启却摇摇头:“我却认为,不对,我认为,祝史陈信,是以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而文实告神,牺盛惟馨,本于明德,所以众神皆服矣。”
卜人听完,皱眉不言,却也不开口反驳。
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反驳。
而李启则在十来里之外的另外一边主持着仪式。
书中有云: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所以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
何解?
夏至时,虽然正是阳火旺盛的时候,但阴水也随之相伴,所以五月火气旺盛而水气渗源出来,时地流黄泽,石精也冒出水气来。
如此,便是“水潦盛昌,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行之是令,是月甘雨三至。”
是指,在这个时节,本来是土地湿润,天气潮热的时节,只需要烧掉割下晒干的野草,把水洒在地上,以朱雀的火气灼烧,像烧水一样,只要这样做,就会下及时雨,除去晦朔。
这是下雨的仪式。
并非是祈雨,而是利用气的流转,人为的制造雨。
这就是李启答应这个车队的‘清水’
只是……李启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书中还有记载,是以:“凡生,非一气之化也,气不顺,其风雨则不适,其甘雨则不降,其霜雪则不时,寒暑则不当,阴阳失次,四时易节,人民淫烁不固,禽兽胎消不殖,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民多疾疠,道多褓襁,盲秃伛尪,万怪皆生。”
意思是,生命的存在,并不是一种气能够承担起来的,当气失调的时候,就好像现在的地油界一样,导致风雨不适时,雨不降,水不生,霜雷不合时令,寒暑失当,阴阳失去常规,四季次序颠倒,人民不能生产,动物不能繁殖,草木矮小不能生长,五谷枯萎不能结出果实,百姓多疾病,道路上有弃婴,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怪异。
书上,已经将地油界的这种现象解释的很清楚了。
李启以朱雀之气,引动不远处城市的水气,用这样的仪式引来一场小雨,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已。
只能说,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了他们清水而已。
但是,他们说的情况,配合自己看见的这片荒漠,足以证明大鹿国在这里做了什么。
只不过……自己有资格去救他们吗?
对大鹿国主而言,地油界是重要的资源世界,这里出产的地油会运送到很多世界,乃至于那座天下去。
这样重要的资源世界,说让他停下,就停下?自己是大祝弟子,又不是大祝本人,哪有这个脸啊?
但不停的话,自己又该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改变呢?
为了满足自己的善心,又要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假如强迫张氏公司收容这些外边的难民,那些卫星城的人能同意吗?就算被迫同意了,又能接纳吗?
届时,这些难民又能接受那些‘城里人’吗?
强行融合,带来的坏处只会更多。
就算是这样的降雨仪式,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还是要依赖于世界本身的水气。
水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他借助城市内的水气下的雨。
如果是在荒漠更深处,他是无法下雨的。
这个世界,本身就供养不起这么多人。
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办法。
“唉,还是太弱了,若我能以大法力从虚空之中搬运地气与水气补充这里的空虚,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了。”李启有些感慨般的说道。
但是,刚刚说完这些,他就一个激灵,浑身绷直,心中骇然!
李启抬头看天,看向那满布天空的星辰,那诸天星斗,四相天神!
要知道,所有世界的天象都是一样的!
而天象则能指导世界的气进行运转,并且还会带来额外的气。
我擦?不会真和自己想的一样吧!
虽然心中隐隐有了一些猜测,但毕竟没有证据,书里也没有写,所以李启只是把推测记在心里而已。
等到他做完这一切之后,收拾了一下之前下雨的祭坛,然后就准备离开了。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皱了皱眉。
古书有云:天地相感,阴阳相薄,谓之气,皆物形于下而气应于上。是以,壮士入朝,白虹贯日,王之将出,彤云上覆,故曰:占气而知其事,望云而知其人也。
意思是,气是与天地阴阳交感的事物,每一种气都对应着一种物质世界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好像地油就是地气与水气通过某种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样。
活物也是这样,所以,壮士怀揣着激烈的心情进入大殿之上的时候,外面会有对应的气显化为白虹贯日的异象,一个有王霸之气的人出现的时候,会有红色的云覆盖在他的头上。
所以说,只要观察对应的气就能推测出对应的事,只要看一个人飘散出来的气就可以得知此人的真实本领。
这一套望气的法门,算得上是巫觋的看家本领了,卜人们的占卜之道有相当一部分就建立在这上面。
祝人虽然不擅长这方面,但他们也懂的一些基本的道理,比如李启就曾经观察过兵气的存在,以预测出了自己即将遭受的兵灾。
而现在,他观察到了同样的事物。
天空之中,土犯氐星,火犯南斗,破军杀将,有大饥,大疫。
又有飞星化云者,流血积骨之象。
但这一切的周围,有清明气,略无些渣滓,气黄白润泽,有威德,有英雄出。
这不是占卜的结果,而是……征兆啊。
是这个世界,自然而然显现出的征兆。
“因为我们这些公子而诞生的内战吗?”李启喃喃自语道。
对这些世界而言,好像就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看来,自己等人和大鹿国的存在,就是彻彻底底的祸害,待在这里没有半点好处。
李启叹了口气。
突然之前,和那个卜人公子争胜的心思弱了很多。
这次去,就不做什么先下手为强了吧。
对了,对方既然能远程对自己出手,甚至差点借助道心破绽直接让他输掉……那么,现在应该可以对话吧?
对卜人来说,远程对话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做就做,李启当即开始布置仪礼和祭坛。
“盟者,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这样的话……他应该会有所察觉吧?”李启摆弄着祭坛,自言自语的说道。
李启念念有词的那段话,意思是:祝告于神像前的文辞,就是“盟”。
所谓盟,就是指的,在祝人的注视下,在天神的见证下,双方达成的协约。
只有这样的协约,才可以被称为‘盟’,而达成协约的双方,谓之‘盟友’。
在礼仪之中,这样的约定分为两种,分别是誓约和盟约。
誓约是发誓,以自我约束之意结成。
盟约则必须在祝人的见证之下,双方共同结成。
所以束缚力也不一样。
以‘盟’之礼仪,远程邀约,对方作为卜人,应该可以察觉到吧?
李启一边完成着仪礼,一边思索着。
而与此同时,远在大地另外一边的极地雪山之上。
原本正在休息的卜人突然睁开眼。
“以天道为注视的盟约?邀请的是……我?”他表情一变,眼神立刻微妙起来。
“是有诈?还是单纯的一叙?”他自言自语道。
不过,他马上摇了摇头,否认了自己的说法:“不可能,盟乃是大礼,不可能这么轻易的使用!除非他想被自己的师尊责骂。”
就连这个卜人都知道,书上都有记载:“盟之大体,必序危机,指九天以为正,须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
意思是,“盟”这种礼仪的主要特点,必须是在危急时刻使用,要以天道作为见证,这是慎重的祭祀,必须基于祭祀者自己的道德,而且道德的实诚在于严肃认真,这是祝人的职责。
身为祝人,不可能轻率的使用这种重要的礼仪。
所以,他只是思索一二,果断用自己的力量,接住了‘盟’的邀约。
这时候,就能看出巫道的手段多样了,借助各种各样的礼仪,巫觋的神通和术法都非常匪夷所思,完全超乎逻辑。
同为九品的武人,就绝对做不到这种隔着半个世界沟通的事情。
不过,同等品级,武者在贴身的时候,打死两个巫觋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每条道途都有自己的特点,巫觋的诡异多端,手段频出就是他们的特点。
盟约进入协调阶段。
祝人的职能开始发挥作用。
之前就说过很多次了,祝的职责,是‘沟通’。
又是那片熟悉的混沌空间。
两位巫神山的门徒,第一次见面了。
对外人来说,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巫神山公子,但,李启在领悟了道心清明之后,已经不再被这个头衔所触动了。
而这位卜人,竟也不把这个当回事,看起来,他自己的道心也经过很多锤炼。
“幸会,幸会。”那卜人看起来很轻佻,走过来,随意拱了拱手,就当是行礼了:“这位师弟,突然以盟礼呼唤我,是为什么啊?”
李启则很郑重,并不以师弟的称呼而生气,而是干脆承认了下来:“师兄,你是卜人,不知道你是否有所感应,今晚出现的土犯氐星,火犯南斗,飞星化云之景象。”
自己是祝人都有所感应,作为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卜人,肯定感应更加强烈,知道的比自己更多。
“那是自然,但缘由不是也很简单吗?你我二人的争斗,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啊,你我不都在试图把此方天道推入掉品的结局吗?”卜人不甚在意的说道。
是的,两个人都在试图把天道推入掉品,然后把事情嫁祸给另一边,最后自己来拯救此方天道,既能观测到一部分天道掉品的道韵,又可以拿到天道报偿。
可以说是典型的‘我全都要’。
而输家不仅什么都没有,还会得罪大鹿国主,得罪大鹿国主的后果,想来不会太好。
两个人都是已经摆脱了傲慢之心的人,自然明白,脱去巫神山门徒这层身份之后,他们与一国之主的差距有多大。
别说一国之主了,就连各州的六品太守,对他们来说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被尊称为公子,不是因为自己强,而是出身太好,但出身只是外物,没有实力支撑的身份,是不长久的。
李启认真的对着眼前的卜人说道:“师兄修为长于我,年纪长于我,见识想必也比我更深,知道这种痕迹代表这个世界将要生灵涂炭,而这一切都因为我们两个而起,我实在于心不忍,特此前来请求师兄,卜祝之争是一回事,牵连千万人生死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大可不必把事情闹的这么大。”
“嗤,妇人之仁,这样的世界,你以为大鹿国就一个?全天下又有多少个?你能救得了几个?”卜人闻言,嗤之以鼻,看向李启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轻蔑。
他们身负先天道韵,又有师尊引领,日后必然身居高位,位列无数人之上。
这不是傲慢,而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
现在九品的他们就能轻易搅动一个世界的风云,日后晋升之后,行走诸天,摘星拿月,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功勋,轻而易举。
此时此刻为了一个小世界而妇人之仁,当真是愚蠢又懦弱。
“并非是救多少个,而是不能主动施以这种破坏。”李启拱手说道:“而我这么做,也并非出自善或者仁,而是出自正与义。”
“噢?怎么说?”卜人看向李启,想听听他有什么说法。
“凡祝币史辞,靡神不至,何也?”李启对卜人问道。
卜人自然听得懂他在说什么,这话的意思是,“但凡祝人进行祭礼祝文,没有神会不响应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当然是因为大祝力量威压诸天,更有巫神在上,执掌天下西南,所以万神莫敢不从。”卜人自豪的说道。
虽然是祝人之力,但也是巫神山的一部分,卜祝之争再怎么说也不过是巫神山内部的争端,不会影响到外面,所以他依然为之自豪。
但李启却摇摇头:“我却认为,不对,我认为,祝史陈信,是以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而文实告神,牺盛惟馨,本于明德,所以众神皆服矣。”
卜人听完,皱眉不言,却也不开口反驳。
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反驳。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0/763/6846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