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识破
推荐阅读:开局召唤十冷李靖,我硬刚鹰眼!、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SSSSS级死神、万族游戏开启,我独证不朽!、武侠之气运掠夺、民间禁忌怪谈、我一无敌老祖,你挖我出来搞笑?、女神带娃上门,觉醒奶爸系统!、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快穿:一见钟情、
第863章识破</br> “怎么会……”</br> 李建昆望着水泥池子里的、满池红中带蓝的火焰,喃喃自语。</br> 没有任何道理可以烧起来才是。</br> “昆哥,是不是你怀疑错了?”</br> “王老师的水基燃料真有神效?”</br> 旁边,哼哈二将好像叛教之徒,再次皈依。</br> 富贵兄弟比他们也好不到哪儿去。</br> 毕竟,眼见为实。</br> 李建昆摇摇头:“我们忽略了什么……”</br> “可是,之前水是清水,池底可能有的猫腻,被咱们破坏了,王老师只倒了一啤酒瓶水基燃料进去。”</br> 大人们笑骂。</br> 然而,仔细观察和梳理之后,他仍然没能洞悉王红成行骗的手法。</br> 本来李建昆总抱有这样一个想法:</br> 这年头的某些高级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简直愚昧,水变油这种明显不合逻辑的东西,他们居然也信。</br> “王老师,我来自国院能源委员会,我诚挚地邀请您去国院做个汇报演讲,共商能源发展的大事业。”</br> 邦邦!</br> 绝对哪里有问题!</br> 只是他、包括现场所有观看的人,都被蒙在鼓里。</br> 多少人被他坑得一无所有,多少企业被他坑得破产倒闭。</br> 这些刻意雕琢过的搅棍,熊孩子们喜欢是必然的,确实很适合玩。</br> 前世的一九八五年,王红成的“事业”才刚刚起步。</br> 是上百家国营大厂的资产总合。</br> …</br> 熊孩子夺宝成功,带着搅棍返回。</br> 李建昆犹记得一个数据――四个亿。</br> 这还是前世。</br> “王老师,我们是石油学院的,您能去我们学校做个讲座吗?有了您的水基燃料,能源业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实话,我们学院的课程和研究方向都得改改了。”</br> 四个亿啊,在八九十年代,能够养活上千万人。</br> 而此时,王红成已被激动的人们和相机的镜头给包围。</br> 李建昆汗如雨落,他背不起这个责任……</br> “我是人报的,不知王老师下午有没有时间?”</br> 相信,后世的许多人同样是这样的想法。</br> “别把棍子带走了。”这时,王红成突然开口。</br> 可是现在,这事儿没法解释了……</br> “好说好说。”</br> “王某荣幸,多谢领导抬爱。”</br> 哼哈二将说的道理,李建昆又何尝不明白,他暂时给不出解释。</br> 李建昆一边扫视着火焰汹涌、水汽蒸腾的水泥池子,一边努力回想之前发生的所有经过,从王红成拎出啤酒瓶开始,试图找出蛛丝马迹。</br> 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二零二零年代回来的人,无论是对科学的认知,还是对水变油这个事件的了解,都无法使他产生哪怕一丝的相信。</br> 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明了,没有任何作弊的可能,也确确实实没有作弊,现场近千双眼睛盯着。</br> 前世,在王红成靠着所谓的水变油,行骗的十余年间,有数百家企业,拢共向他投资了四亿资金。</br> 王红成尽管算不上聪明人――事情搞的越大,他的骗局只会暴露得越快,但是,这家伙在骗人方面的行道,已臻化境。</br> “还不快回来。”</br> 后世随便一个人也不会信。</br> 按照这趋势发展下去,王红成会像李建昆早前恭贺的那样,不带引号地扬名立万、火遍全国。</br> 几个跟随大人过来的熊孩子,趁着家长们不注意,哧溜靠近水泥池子,从地上每人拾起一根被丢弃的木质搅棍,拿在手上当作某种“神器”耍。</br> 现场众人现在敬他如敬神明,没人敢忤逆他的意思,熊孩子们的家长,从各自孩子手中夺下搅棍,送回原处,弄得熊孩子们一脸悻悻。</br> “它现在烧起来了呀。”</br> 某种程度上讲,是李建昆的一番操作,现在一举将他推上了神坛。</br> “王老师,我们光明日报希望能对您做个专访。”</br> “这些小不点,注意安全啊。”</br> 天知道到那时,他会搞出多大的乱子。</br> 换我我肯定不会信,即便亲眼所见。</br> 李建昆看一眼王红成,再扫视过熊孩子们,最后视线定格在那些搅棍上。</br> 实验已经做完,王红成为什么还这么在乎这些搅棍?</br> 熊孩子们拿着搅棍打闹,是不是显得太轻松了些?要知道,这些儿臂粗壮的搅棍,他当时上手时,都觉得颇有些份量。</br> 李建昆脑子里再次回忆起之前的画面,当王红成亲自带人去木板房里,搬出这些精美的搅棍时,现场不少人都怔住过,包括他。</br> 一瞬间的想法是:一根搅棍干嘛要做得这么精美?</br> 原本以为他是为了讨好领导。</br> 现在……</br> 李建昆意识到,这是整场活动下来,唯一透着点古怪的地方。</br> 念头至此,李建昆不动声色走上前,从地上拾起一根搅棍。</br> 刚一上手,他便察觉到不对头,这些搅棍似乎不像初次上手时那么有份量了,轻了不少。</br> 至于说他之前为什么没能察觉到。</br> 很好解释。</br> 人一直拿着一件东西,倘若它在逐渐变轻,人的身体在潜移默化中适应,不会有明显感知。而且他们是拿着搅棍用力搅水,搅了一刻钟,手都酸了,更难感知到。</br> 现在不同,相隔这么久,那种身体的适应,不复存在了。</br>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0/10994/91011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