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杰小说 > 军史小说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二百四十二章秦始皇照镜子——双赢

第二百四十二章秦始皇照镜子——双赢

推荐阅读:我,丧尸母体,开局先同化一个亿机战:全金属风暴神州战神万千宠爱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天下长宁热夜正浓莫欺中年穷,50岁获得天帝金身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山野村色

    在场的豪族有近二十家,但名额只有四个。既然是以竞拍的形式,就总会有人得不到。

    一圈竞价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终琅琊王氏以六千万钱成功登顶,成为今日的榜一大哥。

    而下邳曹氏,则是以五千万钱屈居榜眼,曹豹虽心有不爽,却也不好再继续竞价了。

    其余两家出价高者,也都得到了一个孝廉的名额,不禁喜笑颜开。

    至于那些因财力不足而没得到名额的家族,却都面色阴沉,眉间隐隐有几分愤怒与怨恨,只是当着刘备的面不敢发作罢了。

    毕竟前面已经把牛逼吹出去了,现在总不能把钱再要回来吧。

    这一幕看在张恒眼中,不禁摇头一叹。

    也罢,多少得给这些人点甜头尝尝,总不好真的空手套白狼。真要让他们一无所获,下次的竞标可就搞不起来了。

    一锤子的买卖可不值钱。

    想着,张恒便站了起来,对一众世家拱手笑道:“诸位今日慷慨之举,玄德公铭感五内,此次剿灭贼寇,亦有诸位之功!”

    “长史客气了,此乃我等分所应为!”曹豹大笑摆手道。

    此番竞标,他既得了好处,又修补了与刘备的关系,可谓是最大的受益者,又怎能不开心。

    那些没得到名额的世家,面色就难看多了,却也勉强挤出笑容,对张恒拱了拱手。

    张恒继续笑道:“诸位皆我徐州良善之家,想必族中子弟也都是贤良之才,但举孝廉之事,朝廷早有名额限制,终不能人人皆得。

    但玄德公却不忍辜负诸位,特有钧命下达:凡今日慷慨解囊,资助大军者,等贼寇肃清,大军得胜班师之日,俱赐良田千顷,以为奖赏,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一众世家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特别是没得到名额的那些。

    良田千顷?

    还有这等好事!

    自己不过敬献了几千万钱财,就能换来良田千顷?

    依照现在的田价,就是买也买不回来这么多啊!

    要知道,汉代的一亩地大概是五百平方米,比后世也少不了多少。一顷为五十亩,千顷田地便是五万亩良田,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就算张恒说得略微夸张了一些,最终给个数百顷良田,自己也赚翻了。

    在这个农业为本的时代,人们对田地的渴望,是后世人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一众世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可张恒言之凿凿,刘备又在旁边站着,怎么想也不可能会骗自己。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玄德公心善,见不得我们这些好人吃亏。

    他们在笑,张恒也在笑,而且笑得比他们更开心。

    良田千顷的确会给你们,但我可没说是哪儿的良田。

    等战争结束之后,你们都派人去青州给我垦荒屯田去吧!

    青州被黄巾贼祸祸了几年,早已是十室九空,耕地荒废。就算真拿下来,也得有人去经营才行。

    所以,张恒此举看似是在赏赐这些人田产,实则把他们当成了免费的劳动力,为刘备集团重新开发青州。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进行土地兼并,趁机做大?

    张长史表示,屯田之法乃是我徐州的基本政策,任何人都不得违背。产出的粮食,统统五五分成。

    违者,杀无赦!

    真以为还像你们在徐州时那样,坐拥万亩良田,千名宾客,却只交几个人的赋税?

    妄想!

    如此一来,这些世家就算坐拥再多田产,也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就算有隐患,张恒也能随时调整政策,毕竟州府永远拥有最终解释权。

    在张恒祭出了终极大招之后,这场招标会算是圆满成功,一时间宾主尽欢,任何人脸上都带着笑颜。

    刘备眼见气氛十分融洽,当场决定宴请一众世家。

    一番吃吃喝喝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而一众世家资助的钱财,也都趁着这段时间运到了府库之中,由荀彧亲自带人接收清点。

    ……

    初平元年,九月初七。

    郯县诸事已毕,张恒带着千名亲兵,正式踏上了北上的路程,追赶前几日就已经出发的大军。

    由于太史慈留在颍川护送荀氏举族搬迁,再加上之前征讨董卓的功劳,便是回来之后,也不好继续给张恒当个亲卫队长,所以张恒只得又在军中挑选了一个贴身护卫,统领着千名亲兵随自己北上。

    此人名叫孙康,字伯台,正是泰山贼孙观的兄长。为人性情忠厚,沉默少言,虽无多少才能,却甚为可靠,传达张恒的命令是足够了。

    昔年孙观兄弟聚众起兵时,本欲推举孙康为首领,但孙康自认无法服众,便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自己弟弟孙观。

    由此可见,此人倒也有些自知之明。

    除了孙康之外,张恒此行还带了一个人,却是徐州治中从事王朗。

    郯县王氏作为徐州望族,在本地拥有极高的声望。而王朗本人,能力声望也都不俗,除了性情圆滑之外,倒也找不出别的缺点,倒是值得拉拢一番。

    而王朗这种圆滑的性格,更像是一种简单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王朗乐于助人。可一旦有可能祸及到自身的时候,王朗会迅速撇得干干净净。

    这种行事风格,倒是不必过于诟病,毕竟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

    所以,纵然熟知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张恒对王朗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景兴啊,你说我军此去平贼,胜负几何?”

    正值秋日暖阳,张恒也不急着赶路,打马行了一阵后,感受着旷野上徐徐吹来的清风,顿时神清气爽,心情大好,便笑着向王朗问道。

    反观王朗,神情就拘谨了许多,立刻拱手回道:“回禀长史,下官不知兵事,不敢妄言。”

    张恒摆了摆手,“我真心求教,景兴何必推脱?”

    “这……”

    王朗微微抬头,却只敢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张恒一眼。

    此人年岁虽浅,但手段着实深不可测。

    自刘玄德入徐州以来,所行之策,所得之果,无不是出自此人之手。

    可是以他的年岁,又如何能做到这般洞悉世事?

    莫非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反观自己,早已年过四旬,却还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双方如鸿沟一般的差距,让王朗心中感叹不已,却又对张恒多了几分敬畏。

    以至于张恒的一举一动,在王朗眼中都带有深意,不敢轻易回答。

    “景兴为何不言?”

    见王朗沉默,张恒继续笑着问道。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1/11467/96052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