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返程与追击
推荐阅读:我,丧尸母体,开局先同化一个亿、机战:全金属风暴、神州战神、万千宠爱、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天下长宁、热夜正浓、莫欺中年穷,50岁获得天帝金身、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山野村色、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其实徐州已经胜券在握了。
剩下的,无非是速胜还是缓胜的区别了。
按照张恒的性格,自然是稳妥为主,这也是他这几天没有进攻的原因。
等袁绍率军归来后,恐怕又是一场长时间的消耗战,不如趁现在多休息一会儿。
下次再休息,恐怕就是战后了。
但众将皆连请战,张恒见士气高昂,也就不好在压着。
于是,时隔九天之后,攻城战再次打响。
这九天的休息,还是至关重要的,再次上阵后,士卒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比之前强了一大截。
反倒是城中的守军,因为连日来的担惊受怕,精神极度煎熬,根本没多少战斗力。
至于那三万民夫,人虽然拿上了武器,却不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战士了。
没见过血的,终究是不堪大用,稍微有些逆风,就有可能丢盔弃甲。
一连三日攻城,城中守军损失惨重,战力也连番下降。
傍晚,张恒远远地看了一眼城池,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不出三日,这座城也该破了。
然而就在当晚,一封探报也传来了,前线的敌军已然开始返程!
见此,张恒眉头一皱,不禁苦笑出声。
袁绍这货,回来的可真是时候!
之前张恒一直不愿攻城,就是有这个顾虑。万一自己这边打着,袁绍那边却杀到了,可就有乐子了。
就算能在袁绍之前攻破东光,袁绍来到之后的第一件事,也必然是把粮道一断,继续围城。
在稳妥为上的情况下,张恒不会出城与袁绍决战,只能等刘备杀过来。
如此一来,就又变成了当初邺城的情况。
历经了邺城的两个月后,那种绝望的感觉,张恒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了。
不过事已至此,不经历也不行了,且看袁绍多久能杀过来吧。
当晚,张恒将袁绍来袭的消息说了一遍,众将都眉头紧锁,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天,赵云却是发狠了,直接派出了张绣亲自率军攻城。
内行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在张绣不要命的进攻下,两日之后,东光城告破,守将吕氏兄弟战死!
而在就在破城的当晚,一列长长的车队却也抵达了东光城下,正是后勤的运粮大队到了。
从围攻东光开始,张恒就做了好几套预案,但无论哪种,都少不了海量的粮食作为支撑。
如今身在敌军府邸,前面脩县又被公孙瓒堵住,粮草的运送自然困难了一些。既如此,那就不如索性一次多运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徐州展开大战,武将谋臣固然随军出征,但那些文臣也没闲着。
以荀彧为首的政务府,组成了一个后勤决策小组。除了维持州府日常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都进入了这个小组中,负责督运粮秣。
西线战场负责督运粮草的人,正是入府不久的诸葛瑾。
而今日亲自押运粮草而来的人,却是诸葛亮。
将粮草送入城中,清点入库之后,诸葛亮便赶紧前来拜见。
“老师!”
“免礼,坐吧。”
张恒挥了挥手,打量着诸葛亮,片刻后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半年不见,这小子好像又长高了些,而且气质也更沉稳了,不再似之前那般锋利。
“多谢老师。”
诸葛亮又一拱手,才坐了下来。
“此次运来了多少粮草?”张恒开口问道。
“回长史,下官此次奉命运送粮草三十万石,另有兵刃两万把,玄甲两千具……”诸葛亮毫不犹豫便说出了具体数字,简直倒背如流。
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张恒的肯定。
别人视若珍宝的军资器械,张恒却是无所谓,只要还是粮食。
在脂肪和蛋白质得不到充足补充的时代,碳水便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因此消耗极大。
一士卒,一个月差不多要两石粮食。八万大军,一个月就得十六万石。
三十万石粮草,算上东光城中的缴获的存粮,节省点用,三个月不成问题。
有了这些粮草,张恒便有了跟袁绍打消耗战的底气。
计算完了粮草数目,张恒又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啊,如我所料不错,敌军大军明日或是后日也该到了。你既然来了,就别走了,让民夫今晚就撤离,你留在这里,做个随军主簿,参谋战事吧。”
闻言,诸葛亮目光一亮,赶紧起身拱手道:“弟子遵命!”
他是聪明人,有些事自然不用说的太明白。
张恒对他的期望很高,甚至是当成接班人在培养,这整个徐州都知道的事实。
但想要当张恒的接班人,只会处理政务是不够的,战争方面也得精通。
诸葛亮这些年潜心读书,如今已有小成,剩下的只是实践而已。
但战场上的一些东西,却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如今战事走向已经明朗,张恒正好可以抽出些时间,亲自培养诸葛亮军事方面的能力。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大战之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再沉淀一两年,他应该就能独自领军出征了。
……
正如张恒所料的一样,东光城破,粮草运送过来的第二日下午,城外官道上忽然响起震天的马蹄声。
探骑却早就探得了消息,张恒赶紧率领众人登上城头,却见到远处烟尘滚滚。
袁绍大军,杀到了!
“长史,敌军来了,咱们是战是守?”赵云抱拳问道。
张恒没有回话,反而把目光看向了身旁的诸葛亮。
“孔明以为呢?”
诸葛亮想了想,开口道:“先战再守。”
闻言,一旁还在观看敌军阵型的沮授忽然扭过头来,看着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赵云麾下有五万骑兵,别说防守,就算是正面对决,也绝对不虚袁绍分毫。
但对于大的战局而言,却是守更划算些。守到刘备率大军赶到,这场仗就彻底稳了,倒没必要现在冒险。
可要是一点都不打,对士气肯定有影响,所以先战后守,才是最完美的策略。
若是张恒给出这个方略,沮授丝毫都不会奇怪。
可这小子明明才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啊!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判断清楚局势,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当真是……天纵之才!
听闻此子是第一次上战场,若是稍加培养一番,便是前途无量。
“哈哈哈……说得好!”张恒大笑起来,对诸葛亮的答案也非常满意。
“子龙,就按孔明说的做吧。”
“遵命!”
赵云一抱拳,转身下了城楼。
片刻后,城门缓缓开启,赵云亲率大军冲了出去,初战就此打响。
这场战争,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果,都跟张恒预料的差不多。
一阵厮杀后,赵云终究没能突破袁绍布下的防线,而袁绍也留不住赵云。
鏖战一个时辰后,双方鸣金各自后退,就此形成了对峙状态。
然后……然后张恒就不出战了!
求速胜的袁绍第二日又在城下摆开了阵列,但任凭他如何挑衅,城中的人马就是不肯出来。
一天过去,袁绍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下令鸣金。
第三日,袁绍又来挑衅,但张恒还是不出战。
接下里一连三五天都是如此,这下袁绍可坐不住了,差点气得破口大骂。
后方只留了文丑带两万人马坚守,刘备大军随时可能发起渡河战役。
自己本就心急如焚,但这时候张子毅却当起了缩头乌龟……
娘的,有种出来跟我决战,是死是活我都认了,躲着算怎么回事。
但任凭袁绍再怎么挑衅,张恒就是装死。
有好几次袁绍派士卒前往城下挑衅骂阵的时候,张恒就站在城楼上,津津有味地听着。
直到城下士卒喊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时,张恒却还是听得意犹未尽,满脸的不尽兴。
如此做派,袁绍瞬间没了脾气。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攻城。
但要来的终归回来,袁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袁绍率大军北上的第二天,黄河南岸的刘备就得到了消息。
“袁本初走了?”
关羽点了点头,“探骑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错。”
刘备疑惑道:“可子义上午才巡视过军营,对岸营垒丝毫未少。”
荀攸笑道:“主公,此事并不稀奇。昔年战国时,孙膑增兵减灶迷惑敌军,如今袁绍人走营垒却不撤,就是为了迷惑咱们。”
听了这个解释,刘备才恍然大悟,继续问道:“那河对岸还有多少敌军?”
“具体数目未知,但绝对不会太多。”关羽斩钉截铁道。
“何以见得?”
“兄长,子毅麾下,可是有着子龙的五万骑兵,更有数万降卒。袁本初若只带两三万兵马前去,非但解不了南皮之围,自己反而可能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对于赵云军团的战斗力,所有人都不会怀疑。
刘备沉思片刻后,心中终于有了决断,扭头向关羽问道:“云长,渡河一应之物可有准备妥当?”
“虽然不算太妥当,但如果对面的敌军只有一两万人,却是无碍。”关羽抱拳道。
“好,传我将令,大军明日渡河!”
刘备一拍桌案道。
“遵命!”
关羽和荀攸同时应道。
剩下的,无非是速胜还是缓胜的区别了。
按照张恒的性格,自然是稳妥为主,这也是他这几天没有进攻的原因。
等袁绍率军归来后,恐怕又是一场长时间的消耗战,不如趁现在多休息一会儿。
下次再休息,恐怕就是战后了。
但众将皆连请战,张恒见士气高昂,也就不好在压着。
于是,时隔九天之后,攻城战再次打响。
这九天的休息,还是至关重要的,再次上阵后,士卒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比之前强了一大截。
反倒是城中的守军,因为连日来的担惊受怕,精神极度煎熬,根本没多少战斗力。
至于那三万民夫,人虽然拿上了武器,却不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战士了。
没见过血的,终究是不堪大用,稍微有些逆风,就有可能丢盔弃甲。
一连三日攻城,城中守军损失惨重,战力也连番下降。
傍晚,张恒远远地看了一眼城池,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不出三日,这座城也该破了。
然而就在当晚,一封探报也传来了,前线的敌军已然开始返程!
见此,张恒眉头一皱,不禁苦笑出声。
袁绍这货,回来的可真是时候!
之前张恒一直不愿攻城,就是有这个顾虑。万一自己这边打着,袁绍那边却杀到了,可就有乐子了。
就算能在袁绍之前攻破东光,袁绍来到之后的第一件事,也必然是把粮道一断,继续围城。
在稳妥为上的情况下,张恒不会出城与袁绍决战,只能等刘备杀过来。
如此一来,就又变成了当初邺城的情况。
历经了邺城的两个月后,那种绝望的感觉,张恒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了。
不过事已至此,不经历也不行了,且看袁绍多久能杀过来吧。
当晚,张恒将袁绍来袭的消息说了一遍,众将都眉头紧锁,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天,赵云却是发狠了,直接派出了张绣亲自率军攻城。
内行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在张绣不要命的进攻下,两日之后,东光城告破,守将吕氏兄弟战死!
而在就在破城的当晚,一列长长的车队却也抵达了东光城下,正是后勤的运粮大队到了。
从围攻东光开始,张恒就做了好几套预案,但无论哪种,都少不了海量的粮食作为支撑。
如今身在敌军府邸,前面脩县又被公孙瓒堵住,粮草的运送自然困难了一些。既如此,那就不如索性一次多运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徐州展开大战,武将谋臣固然随军出征,但那些文臣也没闲着。
以荀彧为首的政务府,组成了一个后勤决策小组。除了维持州府日常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都进入了这个小组中,负责督运粮秣。
西线战场负责督运粮草的人,正是入府不久的诸葛瑾。
而今日亲自押运粮草而来的人,却是诸葛亮。
将粮草送入城中,清点入库之后,诸葛亮便赶紧前来拜见。
“老师!”
“免礼,坐吧。”
张恒挥了挥手,打量着诸葛亮,片刻后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半年不见,这小子好像又长高了些,而且气质也更沉稳了,不再似之前那般锋利。
“多谢老师。”
诸葛亮又一拱手,才坐了下来。
“此次运来了多少粮草?”张恒开口问道。
“回长史,下官此次奉命运送粮草三十万石,另有兵刃两万把,玄甲两千具……”诸葛亮毫不犹豫便说出了具体数字,简直倒背如流。
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张恒的肯定。
别人视若珍宝的军资器械,张恒却是无所谓,只要还是粮食。
在脂肪和蛋白质得不到充足补充的时代,碳水便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因此消耗极大。
一士卒,一个月差不多要两石粮食。八万大军,一个月就得十六万石。
三十万石粮草,算上东光城中的缴获的存粮,节省点用,三个月不成问题。
有了这些粮草,张恒便有了跟袁绍打消耗战的底气。
计算完了粮草数目,张恒又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啊,如我所料不错,敌军大军明日或是后日也该到了。你既然来了,就别走了,让民夫今晚就撤离,你留在这里,做个随军主簿,参谋战事吧。”
闻言,诸葛亮目光一亮,赶紧起身拱手道:“弟子遵命!”
他是聪明人,有些事自然不用说的太明白。
张恒对他的期望很高,甚至是当成接班人在培养,这整个徐州都知道的事实。
但想要当张恒的接班人,只会处理政务是不够的,战争方面也得精通。
诸葛亮这些年潜心读书,如今已有小成,剩下的只是实践而已。
但战场上的一些东西,却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如今战事走向已经明朗,张恒正好可以抽出些时间,亲自培养诸葛亮军事方面的能力。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大战之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再沉淀一两年,他应该就能独自领军出征了。
……
正如张恒所料的一样,东光城破,粮草运送过来的第二日下午,城外官道上忽然响起震天的马蹄声。
探骑却早就探得了消息,张恒赶紧率领众人登上城头,却见到远处烟尘滚滚。
袁绍大军,杀到了!
“长史,敌军来了,咱们是战是守?”赵云抱拳问道。
张恒没有回话,反而把目光看向了身旁的诸葛亮。
“孔明以为呢?”
诸葛亮想了想,开口道:“先战再守。”
闻言,一旁还在观看敌军阵型的沮授忽然扭过头来,看着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赵云麾下有五万骑兵,别说防守,就算是正面对决,也绝对不虚袁绍分毫。
但对于大的战局而言,却是守更划算些。守到刘备率大军赶到,这场仗就彻底稳了,倒没必要现在冒险。
可要是一点都不打,对士气肯定有影响,所以先战后守,才是最完美的策略。
若是张恒给出这个方略,沮授丝毫都不会奇怪。
可这小子明明才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啊!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判断清楚局势,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当真是……天纵之才!
听闻此子是第一次上战场,若是稍加培养一番,便是前途无量。
“哈哈哈……说得好!”张恒大笑起来,对诸葛亮的答案也非常满意。
“子龙,就按孔明说的做吧。”
“遵命!”
赵云一抱拳,转身下了城楼。
片刻后,城门缓缓开启,赵云亲率大军冲了出去,初战就此打响。
这场战争,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果,都跟张恒预料的差不多。
一阵厮杀后,赵云终究没能突破袁绍布下的防线,而袁绍也留不住赵云。
鏖战一个时辰后,双方鸣金各自后退,就此形成了对峙状态。
然后……然后张恒就不出战了!
求速胜的袁绍第二日又在城下摆开了阵列,但任凭他如何挑衅,城中的人马就是不肯出来。
一天过去,袁绍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下令鸣金。
第三日,袁绍又来挑衅,但张恒还是不出战。
接下里一连三五天都是如此,这下袁绍可坐不住了,差点气得破口大骂。
后方只留了文丑带两万人马坚守,刘备大军随时可能发起渡河战役。
自己本就心急如焚,但这时候张子毅却当起了缩头乌龟……
娘的,有种出来跟我决战,是死是活我都认了,躲着算怎么回事。
但任凭袁绍再怎么挑衅,张恒就是装死。
有好几次袁绍派士卒前往城下挑衅骂阵的时候,张恒就站在城楼上,津津有味地听着。
直到城下士卒喊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时,张恒却还是听得意犹未尽,满脸的不尽兴。
如此做派,袁绍瞬间没了脾气。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攻城。
但要来的终归回来,袁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袁绍率大军北上的第二天,黄河南岸的刘备就得到了消息。
“袁本初走了?”
关羽点了点头,“探骑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错。”
刘备疑惑道:“可子义上午才巡视过军营,对岸营垒丝毫未少。”
荀攸笑道:“主公,此事并不稀奇。昔年战国时,孙膑增兵减灶迷惑敌军,如今袁绍人走营垒却不撤,就是为了迷惑咱们。”
听了这个解释,刘备才恍然大悟,继续问道:“那河对岸还有多少敌军?”
“具体数目未知,但绝对不会太多。”关羽斩钉截铁道。
“何以见得?”
“兄长,子毅麾下,可是有着子龙的五万骑兵,更有数万降卒。袁本初若只带两三万兵马前去,非但解不了南皮之围,自己反而可能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对于赵云军团的战斗力,所有人都不会怀疑。
刘备沉思片刻后,心中终于有了决断,扭头向关羽问道:“云长,渡河一应之物可有准备妥当?”
“虽然不算太妥当,但如果对面的敌军只有一两万人,却是无碍。”关羽抱拳道。
“好,传我将令,大军明日渡河!”
刘备一拍桌案道。
“遵命!”
关羽和荀攸同时应道。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1/11467/96056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