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文官和武将,就不能联手合作?
推荐阅读:吞噬古帝、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道界天下、第一召唤师、斩天刀、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婚心叵测、
“请殿下,不要过于亲近武将!”
“请殿下,不要穷兵黩武!”
孔公鉴还是很头铁地高呼,一定要纠正朱炫的“错误”,维护他们文官的利益。
朝中在场的文官,听了孔公鉴的话,只敢附和地点头,他们同样想维护这个利益,但是有前车之鉴,不敢发声,也只是点头。
难得孔公鉴头铁,他们想不赞同也很难。
类似的话题,他们文官三番四次地提出了。
武将那边很不满地盯着孔公鉴,不过在朝堂上又不好说什么,要说和文官辩论一番,他们又没有自信,可以耍这个嘴皮子。
“衍圣公认为,武将一无是处?”
朱元璋正要生气的,但是朱炫给了他一个淡定的眼神,往孔公鉴看过去,问出了这一句。
尽管孔公鉴心里认为,武将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敢直接地说出来,拱手道:“臣并不是这样认为,如无武将,就没有大明的天下,武将当然有用,但无法治国,请殿下不要轻易亲近武将。”
“胡说八道!”
李景隆终于忍不住,大喝了一声,又道:“陛下,殿下,衍圣公的话,臣不赞同,谁说武将就不能治国?没有武将,你们这些文官,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孔公鉴很肯定道:“没有了武将,我们文官更能好好地,辅助陛下治理天下。”
“衍圣公认为,何为治国。”
朱炫给了李景隆一个眼神,让他先不要和孔公鉴争辩。
李景隆张了张嘴,只能狠狠地横了孔公鉴一眼。
孔公鉴回应道:“治国的目的,是使得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这便是治国,也只能文官可以做得到。”
文官们一听,再一次集体地点头。
他们自视甚高,也很清高,认为读书胜过一切。
之前朱元璋改革科举,加入了考核军事,又删减了很多内容,他们就很不满意,甚至一起反对过,可是朱元璋强势执行,反对不成功。
尽管改革了科举,但也无法改变,朝中那些腐儒、酸儒顽固的思想。
真正被改变的读书人,现在还没能进入中枢。
那些酸儒,继续在中枢治国。
朱炫甚至担心,如果无法改革科举,无法改变儒家,将来大明都被这些自认为清高的读书人治理,能有多严重。
“既然衍圣公也说了,治国的目的,是天下太平,那么我想问你,天下太平是如何来的?”朱炫顺着他的话,反问道。
“自然是……”
孔公鉴正要脱口而出,很快又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朱炫看到他停顿了,说下去道:“元末乱世,民不聊生,天下太平了吗?并没有,是皇爷爷带领一群武将打出来的太平,也只有这样,才有后来的海晏河清,安居乐业。文官治国,没有人否认,但是武将不能治国,按照衍圣公的说法,岂不是自相矛盾?”
毕竟元末乱世,也就结束了几十年。
一些年纪大的老臣,还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
就算他们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我也知道,你们文官很重视自己的利益,自视清高,瞧不起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将。”尛說Φ紋網
朱炫又说道:“如果没有武将,这一次女真、鞑靼和高丽等人侵入大明,就没有人反抗,他们一路杀来应天,你们文官还能治国吗?还能用你们的仁义礼智信退敌吗?”
“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请求陛下,让衍圣公上前线打仗的!”
李景隆此时补充地说了一句。
“我……这……”
孔公鉴陷入了自己的矛盾之中,纠结了好一会道:“殿下,这是强词夺理。”
朱炫失笑道:“你说不过我,就说我强词夺理?其实我也觉得,衍圣公刚开始的话是强词夺理。”
孔公鉴沉默。
朝堂上的文臣,也都沉默了。
“你们说我亲近武将,也确实如此。”
朱炫点头道:“但我也亲近你们文臣,如果我不亲近你们,前不久就不会开口帮你们求情,三司的不少官员,若不是有我,早就被杀了一大批。”
这又是一个事实,特别是三司官员,谁也无法反对。
“陛下说得很对!”
杨士奇在此时上前道:“如无殿下,臣如今还只是个普通的国子监生,殿下对待文臣武将,是一视同仁的。”
朱炫看了杨士奇一眼,这可是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人,又道:“我就不明白,你们文官,非要盯着武将挑刺?难道文武就不能联手合作,一起治理大明?若是百年之后,你们文官手握大权,不断打压武将,甚至连军械武备,都被你们荒废了,那时候有外敌入侵,你们可以怎么办?还是想让大明,变成大宋?”
“臣不敢!”
孔公鉴马上跪下来。
这句话他可不敢反驳。
大宋有多窝囊?
看靖康之耻就知道了。
但大宋文官的地位,又确实高。
“乖孙说得好!”
朱元璋朗声道。
这就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文武之间,不能联手合作,非要为了这个权力,斗个不停?
如果没有武将,就没有大明。
打压了武将,大明就有可能,变成下一个大宋。
“武将嚣张跋扈,这也是事实,但文官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文官不爽武将,武将瞧不起文官……”
朱炫继续说道:“你们何不放下这个成见?皇爷爷和我,是不会忌惮武将,文官却又认为,武将可能拥兵自重,你们之间,矛盾已久了,能否想一个办法解决了?”
此话一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此时都沉默了。
他们两个群体之间,就是大群体的冲突。
其实私底下,某些文官武将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群体的利益,又迫使他们注定了有冲突,这是千百年来无法改变的定律,武将的地位,也就开国那几十年高一些,随着国家的稳定而逐渐被削弱。
这一个定律,真的可以改变吗?
“六部官员,国子监和翰林院,还有武将那边。”
朱元璋沉吟了下,高声道:“你们听到乖孙的话了吧?给咱好好商量,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否则……全部回去种地!”
一众官员,不得不领旨。
他们也明白,在小皇孙的推动之下,陛下一定要解决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
“请殿下,不要穷兵黩武!”
孔公鉴还是很头铁地高呼,一定要纠正朱炫的“错误”,维护他们文官的利益。
朝中在场的文官,听了孔公鉴的话,只敢附和地点头,他们同样想维护这个利益,但是有前车之鉴,不敢发声,也只是点头。
难得孔公鉴头铁,他们想不赞同也很难。
类似的话题,他们文官三番四次地提出了。
武将那边很不满地盯着孔公鉴,不过在朝堂上又不好说什么,要说和文官辩论一番,他们又没有自信,可以耍这个嘴皮子。
“衍圣公认为,武将一无是处?”
朱元璋正要生气的,但是朱炫给了他一个淡定的眼神,往孔公鉴看过去,问出了这一句。
尽管孔公鉴心里认为,武将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敢直接地说出来,拱手道:“臣并不是这样认为,如无武将,就没有大明的天下,武将当然有用,但无法治国,请殿下不要轻易亲近武将。”
“胡说八道!”
李景隆终于忍不住,大喝了一声,又道:“陛下,殿下,衍圣公的话,臣不赞同,谁说武将就不能治国?没有武将,你们这些文官,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孔公鉴很肯定道:“没有了武将,我们文官更能好好地,辅助陛下治理天下。”
“衍圣公认为,何为治国。”
朱炫给了李景隆一个眼神,让他先不要和孔公鉴争辩。
李景隆张了张嘴,只能狠狠地横了孔公鉴一眼。
孔公鉴回应道:“治国的目的,是使得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这便是治国,也只能文官可以做得到。”
文官们一听,再一次集体地点头。
他们自视甚高,也很清高,认为读书胜过一切。
之前朱元璋改革科举,加入了考核军事,又删减了很多内容,他们就很不满意,甚至一起反对过,可是朱元璋强势执行,反对不成功。
尽管改革了科举,但也无法改变,朝中那些腐儒、酸儒顽固的思想。
真正被改变的读书人,现在还没能进入中枢。
那些酸儒,继续在中枢治国。
朱炫甚至担心,如果无法改革科举,无法改变儒家,将来大明都被这些自认为清高的读书人治理,能有多严重。
“既然衍圣公也说了,治国的目的,是天下太平,那么我想问你,天下太平是如何来的?”朱炫顺着他的话,反问道。
“自然是……”
孔公鉴正要脱口而出,很快又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朱炫看到他停顿了,说下去道:“元末乱世,民不聊生,天下太平了吗?并没有,是皇爷爷带领一群武将打出来的太平,也只有这样,才有后来的海晏河清,安居乐业。文官治国,没有人否认,但是武将不能治国,按照衍圣公的说法,岂不是自相矛盾?”
毕竟元末乱世,也就结束了几十年。
一些年纪大的老臣,还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
就算他们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我也知道,你们文官很重视自己的利益,自视清高,瞧不起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将。”尛說Φ紋網
朱炫又说道:“如果没有武将,这一次女真、鞑靼和高丽等人侵入大明,就没有人反抗,他们一路杀来应天,你们文官还能治国吗?还能用你们的仁义礼智信退敌吗?”
“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请求陛下,让衍圣公上前线打仗的!”
李景隆此时补充地说了一句。
“我……这……”
孔公鉴陷入了自己的矛盾之中,纠结了好一会道:“殿下,这是强词夺理。”
朱炫失笑道:“你说不过我,就说我强词夺理?其实我也觉得,衍圣公刚开始的话是强词夺理。”
孔公鉴沉默。
朝堂上的文臣,也都沉默了。
“你们说我亲近武将,也确实如此。”
朱炫点头道:“但我也亲近你们文臣,如果我不亲近你们,前不久就不会开口帮你们求情,三司的不少官员,若不是有我,早就被杀了一大批。”
这又是一个事实,特别是三司官员,谁也无法反对。
“陛下说得很对!”
杨士奇在此时上前道:“如无殿下,臣如今还只是个普通的国子监生,殿下对待文臣武将,是一视同仁的。”
朱炫看了杨士奇一眼,这可是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人,又道:“我就不明白,你们文官,非要盯着武将挑刺?难道文武就不能联手合作,一起治理大明?若是百年之后,你们文官手握大权,不断打压武将,甚至连军械武备,都被你们荒废了,那时候有外敌入侵,你们可以怎么办?还是想让大明,变成大宋?”
“臣不敢!”
孔公鉴马上跪下来。
这句话他可不敢反驳。
大宋有多窝囊?
看靖康之耻就知道了。
但大宋文官的地位,又确实高。
“乖孙说得好!”
朱元璋朗声道。
这就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文武之间,不能联手合作,非要为了这个权力,斗个不停?
如果没有武将,就没有大明。
打压了武将,大明就有可能,变成下一个大宋。
“武将嚣张跋扈,这也是事实,但文官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文官不爽武将,武将瞧不起文官……”
朱炫继续说道:“你们何不放下这个成见?皇爷爷和我,是不会忌惮武将,文官却又认为,武将可能拥兵自重,你们之间,矛盾已久了,能否想一个办法解决了?”
此话一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此时都沉默了。
他们两个群体之间,就是大群体的冲突。
其实私底下,某些文官武将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群体的利益,又迫使他们注定了有冲突,这是千百年来无法改变的定律,武将的地位,也就开国那几十年高一些,随着国家的稳定而逐渐被削弱。
这一个定律,真的可以改变吗?
“六部官员,国子监和翰林院,还有武将那边。”
朱元璋沉吟了下,高声道:“你们听到乖孙的话了吧?给咱好好商量,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否则……全部回去种地!”
一众官员,不得不领旨。
他们也明白,在小皇孙的推动之下,陛下一定要解决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7/17383/125841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