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五章 大喜之日6
推荐阅读:官道危途、山野村色、丹娘、垂涎、鉴宝金瞳、被赶出娘家当天,我和首富闪婚了、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超品全能神医、月悬烟江、
第三〇五章大喜之日6
1.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春天还在酣睡中,许丹就早早地起了床。
按照户山地区婚俗的规矩,新媳妇结婚第二天要早起“烧锅底”。
按字面解释,“烧锅底”指在灶下烧火,泛指烧菜做饭。因古时把女性为家人烹饪的劳动称为“主中馈”。与女红一样,中馈是古代女性对于家庭的职责所在,即使出身钟鼎世家的女性,也要学好烹饪这门功课。有唐诗《新嫁娘》为证:“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户山地区的婚俗是女子嫁后的第二天,俗称“二朝”,要下厨房做饭菜,意味着新媳妇将接管“烧锅底”工作和任务,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公公等婆家人是负责对新媳妇评审的考官。“三朝”之后,婆婆多年媳妇终于熬成婆,就可以光荣退休,新媳妇上岗主馈,成为名符其实的“烧锅底”。
许丹在出嫁前夜,她的母亲就对她千嘱咐万叮咛,说新媳妇“二朝”烧锅底的活计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不但是新媳妇能否在婆家立足的根本,也关系到娘家人的脸面问题,如果过门的媳妇儿连饭都不会做,那就说明娘家父母的教养不好,传出去是会被人笑话的。
许丹这么多年在外闯荡,对家务活一点都不打怵,也对自己烹饪的手艺非常有信心。所以就笑颜安慰着母亲,也在心中暗暗盘算过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好“二朝”的“烧锅底”。
许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就到了厨房忙活起来。和面、烙饼、煮稀饭、拌制小凉菜,一切都做的有板有眼、井井有条。
从许丹起床的那一刻,春书立和张秀丽就已经起床了,但根据户山地区的婚俗规矩,做公公婆婆的不能干涉新媳妇的第一次“烧锅底”,要放开手脚让新媳妇去折腾。所以,老两口只好呆在屋子里,窃窃私语地猜测着儿媳妇第一次的厨艺究竟会怎样。
把早饭做好,许丹还要去跟已经起床的公公婆婆请安。
在古代,新娘“二朝”给公婆的请安不但要敬香茶,还要行跪拜之礼,有的地方还要给公婆卧室扫地、倒尿盆,叠被扫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娘“请早安”的习俗也慢慢改变,现在一般也就是新娘向公公婆婆问好而已,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是要敬茶。wWW.xszWω㈧.йêt
趁着公婆和家里人起床后的洗漱之际,许丹麻利地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堂屋,摆好碗筷,静候春书立、张秀丽等人入席就餐。
许丹在老春家的这第一顿早餐可真是费尽了心思,白面饼烙的薄、透、亮、软,非常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大米稀饭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浓稠度刚刚好,散发着香喷喷的诱人香气;两款小咸菜做的也是色香味俱全,看了让人食欲大开。
这一餐吃的当然是人人尽欢,耳听着春书立和张秀丽等人的赞誉,许丹的心头充盈着甜蜜和温馨,也就把昨晚新婚之夜的不快给丢到了脑后。
2.
吃完早饭,老春家一家老少又开始忙碌的起来。
首先是作为新娘的许丹要给老春家的亲戚分“小饭”,配合许丹分“小饭”的是春天的堂嫂和一个堂妹,许丹把从娘家代来的糕点、喜花、糖块之类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分成若干份,然后由春天的堂嫂或堂妹把许丹分好的“小饭”,用茶盘托了,逐门逐户逐人送过去,分到“小饭”的这些亲戚要回送压盘子的喜钱,喜钱不在多少,以各自的财力和关系的亲疏而自定。
分“小饭”的事情春天帮不上,他只好和堂哥两个人在准备“二朝”“上新坟”的各种用品。
根据户山地区的婚俗,新婚“二朝”主家要宴请同族长辈,新郎和新娘还要去给夫家逝去的列祖列宗“上婚坟”,也称“上新坟”,以便让新娘得到夫家从活人到死人的全面认可。故此,“二朝”中午的宴请和“上新坟”都是非常重要的礼节。
“上新坟”也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婚嫁风俗。在过去,新婚后的第二天,有家庙祠堂的新婚夫妇要在家人陪同下,带祭品到家庙、祠堂去祭拜祖先,无家庙祠堂的,下午都要到墓地“上喜坟”。新婚夫妇都要着婚装,男的耳朵上还夹有桃红纸,礼帽上插小红花,女的凤钗下压有桃红纸。在众多同辈男女陪同下,到家族墓地“上喜坟”。因那时妇女都是小脚,行走很困难,所以,新郎还要用手推车推着新娘和嫂子或妹妹前往墓地。
到墓地后,先压红坟头纸,就是将一桃红纸条压在各坟头或石碑的顶上。供品一般用三全,即全鸡、全鱼、全方肉,用红粉条当菜头,鸡嘴里要夹桃红纸片,供在直系已故长辈坟前。其他坟墓,一般是一炷香、一折纸、一个馍馍。主要的供坟开始烧纸时,燃放鞭炮。烧完纸后,铺上红毡垫子,一对新人向前跪下三叩首,新郎再向前奠酒菜。然后一对新人逐坟叩拜,每到一个坟前新郎都要将故去先人的身份向新娘介绍一遍,每坟都要三叩首。这叫认祖归宗,这一拜祭,就算得到祖宗认可,正式成为本家成员了,在新娘的有生之年,祖宗会佑她平安,到她百年后,也允许她来祖坟墓地安息。
现在,户山地区“上新坟”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各个环节已大为简化。拜长辈,不逐一叩拜,而是向新郎父母及其他长辈一起三叩首就算全拜了,也有的连叩拜都省了,直接问好就算。也有的“上新坟”,新娘只陪新郎去一处为主的坟墓,其他只由新郎去“上跑坟”,到那里烧烧纸香压红坟头纸,磕头后就走了。还有个别的新娘不去祭祖“上新坟”,只由男方一个人去就行了。
老春家本来早就安排好了“上新坟”的陪同人员和程序,准备让春天和许丹大张旗鼓地去祭拜祖先。可是,天公不作美,时近中午,天空中竟然淋淋漓漓的下起了下雨,后来雨势越来越大,地上也是越来越泥泞,走起路来一步三滑,这就打乱了老春家人原先“上新坟”的计划和安排,只好改派春天和堂哥两个人做代表去祖坟那边拜祭一下,许丹等人只能在家坐等。
老春家的祖坟离村子有三里多地,在村东边一个低矮的山丘上,春天和堂哥两个人打着伞、穿着雨靴,带着拜祭用的物品,踩着泥泞湿滑的山路,踏上了“上新坟”的路途。
春天的爷爷奶奶早就已经去世多年,春天对自己的爷爷根本没有印象,只有那和蔼可亲的奶奶还残存在春天的记忆中。老春家孙辈的孩子虽然不少,但春天的奶奶只疼爱春天一个人,有好吃的总要给春天留着,走到哪里也都喜欢把春天带在身边。所以说,春天跟奶奶的感情甚至超过了他跟母亲张秀丽的感情。
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前,堂哥撑着伞,春天开始按照程序压红坟头纸、摆放祭品、烧纸上香。跪拜在奶奶的坟前,春天百感交集,泪水和着雨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滚落。是对奶奶的思念?还是面对新生活的烦恼和困惑?春天也不知道,只知道心中的那股酸楚难以抑制。
1.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春天还在酣睡中,许丹就早早地起了床。
按照户山地区婚俗的规矩,新媳妇结婚第二天要早起“烧锅底”。
按字面解释,“烧锅底”指在灶下烧火,泛指烧菜做饭。因古时把女性为家人烹饪的劳动称为“主中馈”。与女红一样,中馈是古代女性对于家庭的职责所在,即使出身钟鼎世家的女性,也要学好烹饪这门功课。有唐诗《新嫁娘》为证:“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户山地区的婚俗是女子嫁后的第二天,俗称“二朝”,要下厨房做饭菜,意味着新媳妇将接管“烧锅底”工作和任务,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公公等婆家人是负责对新媳妇评审的考官。“三朝”之后,婆婆多年媳妇终于熬成婆,就可以光荣退休,新媳妇上岗主馈,成为名符其实的“烧锅底”。
许丹在出嫁前夜,她的母亲就对她千嘱咐万叮咛,说新媳妇“二朝”烧锅底的活计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不但是新媳妇能否在婆家立足的根本,也关系到娘家人的脸面问题,如果过门的媳妇儿连饭都不会做,那就说明娘家父母的教养不好,传出去是会被人笑话的。
许丹这么多年在外闯荡,对家务活一点都不打怵,也对自己烹饪的手艺非常有信心。所以就笑颜安慰着母亲,也在心中暗暗盘算过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好“二朝”的“烧锅底”。
许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就到了厨房忙活起来。和面、烙饼、煮稀饭、拌制小凉菜,一切都做的有板有眼、井井有条。
从许丹起床的那一刻,春书立和张秀丽就已经起床了,但根据户山地区的婚俗规矩,做公公婆婆的不能干涉新媳妇的第一次“烧锅底”,要放开手脚让新媳妇去折腾。所以,老两口只好呆在屋子里,窃窃私语地猜测着儿媳妇第一次的厨艺究竟会怎样。
把早饭做好,许丹还要去跟已经起床的公公婆婆请安。
在古代,新娘“二朝”给公婆的请安不但要敬香茶,还要行跪拜之礼,有的地方还要给公婆卧室扫地、倒尿盆,叠被扫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娘“请早安”的习俗也慢慢改变,现在一般也就是新娘向公公婆婆问好而已,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是要敬茶。wWW.xszWω㈧.йêt
趁着公婆和家里人起床后的洗漱之际,许丹麻利地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堂屋,摆好碗筷,静候春书立、张秀丽等人入席就餐。
许丹在老春家的这第一顿早餐可真是费尽了心思,白面饼烙的薄、透、亮、软,非常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大米稀饭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浓稠度刚刚好,散发着香喷喷的诱人香气;两款小咸菜做的也是色香味俱全,看了让人食欲大开。
这一餐吃的当然是人人尽欢,耳听着春书立和张秀丽等人的赞誉,许丹的心头充盈着甜蜜和温馨,也就把昨晚新婚之夜的不快给丢到了脑后。
2.
吃完早饭,老春家一家老少又开始忙碌的起来。
首先是作为新娘的许丹要给老春家的亲戚分“小饭”,配合许丹分“小饭”的是春天的堂嫂和一个堂妹,许丹把从娘家代来的糕点、喜花、糖块之类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分成若干份,然后由春天的堂嫂或堂妹把许丹分好的“小饭”,用茶盘托了,逐门逐户逐人送过去,分到“小饭”的这些亲戚要回送压盘子的喜钱,喜钱不在多少,以各自的财力和关系的亲疏而自定。
分“小饭”的事情春天帮不上,他只好和堂哥两个人在准备“二朝”“上新坟”的各种用品。
根据户山地区的婚俗,新婚“二朝”主家要宴请同族长辈,新郎和新娘还要去给夫家逝去的列祖列宗“上婚坟”,也称“上新坟”,以便让新娘得到夫家从活人到死人的全面认可。故此,“二朝”中午的宴请和“上新坟”都是非常重要的礼节。
“上新坟”也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婚嫁风俗。在过去,新婚后的第二天,有家庙祠堂的新婚夫妇要在家人陪同下,带祭品到家庙、祠堂去祭拜祖先,无家庙祠堂的,下午都要到墓地“上喜坟”。新婚夫妇都要着婚装,男的耳朵上还夹有桃红纸,礼帽上插小红花,女的凤钗下压有桃红纸。在众多同辈男女陪同下,到家族墓地“上喜坟”。因那时妇女都是小脚,行走很困难,所以,新郎还要用手推车推着新娘和嫂子或妹妹前往墓地。
到墓地后,先压红坟头纸,就是将一桃红纸条压在各坟头或石碑的顶上。供品一般用三全,即全鸡、全鱼、全方肉,用红粉条当菜头,鸡嘴里要夹桃红纸片,供在直系已故长辈坟前。其他坟墓,一般是一炷香、一折纸、一个馍馍。主要的供坟开始烧纸时,燃放鞭炮。烧完纸后,铺上红毡垫子,一对新人向前跪下三叩首,新郎再向前奠酒菜。然后一对新人逐坟叩拜,每到一个坟前新郎都要将故去先人的身份向新娘介绍一遍,每坟都要三叩首。这叫认祖归宗,这一拜祭,就算得到祖宗认可,正式成为本家成员了,在新娘的有生之年,祖宗会佑她平安,到她百年后,也允许她来祖坟墓地安息。
现在,户山地区“上新坟”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各个环节已大为简化。拜长辈,不逐一叩拜,而是向新郎父母及其他长辈一起三叩首就算全拜了,也有的连叩拜都省了,直接问好就算。也有的“上新坟”,新娘只陪新郎去一处为主的坟墓,其他只由新郎去“上跑坟”,到那里烧烧纸香压红坟头纸,磕头后就走了。还有个别的新娘不去祭祖“上新坟”,只由男方一个人去就行了。
老春家本来早就安排好了“上新坟”的陪同人员和程序,准备让春天和许丹大张旗鼓地去祭拜祖先。可是,天公不作美,时近中午,天空中竟然淋淋漓漓的下起了下雨,后来雨势越来越大,地上也是越来越泥泞,走起路来一步三滑,这就打乱了老春家人原先“上新坟”的计划和安排,只好改派春天和堂哥两个人做代表去祖坟那边拜祭一下,许丹等人只能在家坐等。
老春家的祖坟离村子有三里多地,在村东边一个低矮的山丘上,春天和堂哥两个人打着伞、穿着雨靴,带着拜祭用的物品,踩着泥泞湿滑的山路,踏上了“上新坟”的路途。
春天的爷爷奶奶早就已经去世多年,春天对自己的爷爷根本没有印象,只有那和蔼可亲的奶奶还残存在春天的记忆中。老春家孙辈的孩子虽然不少,但春天的奶奶只疼爱春天一个人,有好吃的总要给春天留着,走到哪里也都喜欢把春天带在身边。所以说,春天跟奶奶的感情甚至超过了他跟母亲张秀丽的感情。
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前,堂哥撑着伞,春天开始按照程序压红坟头纸、摆放祭品、烧纸上香。跪拜在奶奶的坟前,春天百感交集,泪水和着雨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滚落。是对奶奶的思念?还是面对新生活的烦恼和困惑?春天也不知道,只知道心中的那股酸楚难以抑制。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7/17609/127922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