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种田
推荐阅读:诊断出绝症后,真千金不争了、闪婚京圈太子爷:小叔他老了,选我!、开局被献祭,玄门世子妃名动京城、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地窖里的朱元璋、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我一个和尚,你给我恋爱模拟器、仙途烟云录、傲世潜龙王东唐潇、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2008年年初,5000点左右的时候,我清空了全部的股票。留了4000多华夏基金,还有9300多华夏海外基金。
07年三月份进入a股股市的,5.30前夜算起来赚了一部凯越。不过5.30后被急跌套牢。当时看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饱受鼓舞,死死支撑到年底,套现了大半,加上积蓄,买了一部汽车。
08年在老家搞定了300亩土地的租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搞贸易、搞制造、搞加工,都没有基础,手头的钱放在大城市,做什么企业,都相当薄弱。农业虽然辛苦赚钱不多,但是投入也不会很大,基本还能够支撑得起来。
08年种了一年的东西,因为自己不在现场管理的,请人管理的,有点管理不善,赔钱不少买教训去了,顺便也做了不少基础建设,农场现在有电有水,就等下个春天了。在我们老家那边,我是第一个大规模种植甜玉米的,刚刚开始经验不足,产量也不够,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市场也打开了。年底我就离开it行业,自己到农场去管理了,通过去参观取经,玉米明年应该是不错的。
总结起来,这次金融风暴算是基本躲过了。想起来也是很后怕的,如果资金没有套出来做实业,基本也都是亏在里面了。做实业虽然初期也亏损,但是基本探明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并且也积累了人才和市场经验。
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同时行行都有陷阱。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也有亏钱的人。
接下来,我陆陆续续写点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交流经验。
一)种植什么?
我们知道巴西、美国的农场,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亩的土地。我的农场占地300亩左右,实际上并不小。不能和美国比,和普通农民家庭3-5亩地比起来,这些土地相当于一个不小的村庄了。而且这些土地是连片的,虽然有一些坡度,但是土质层很厚,算的上是沃土。
种植什么,我也摸索了1年才基本明白。最初的想法,是想做绿色蔬菜瓜果的,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市场的需求也是在的。不过执行起来实在太不可能了,首先如果是种植蔬菜,一个人最多能够管理3-5亩这样的土地,农场起码得50-60号人,要是发工资要跳起来,根本不可能。
我学的是it,虽然在it领域干得还算不错。进入农业领域,那是完全陌生。和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定下来农场10个人左右的规模,基本工资+提成的模式,种植的种类粗细搭配,种点甜玉米类的,外加豇豆和南瓜、西瓜。豇豆在我们地区那里长得特别好,每年很多外地的老板都来收的,主要是做泡菜。
08年上半年定下来,是种植140亩左右的玉米,种植60亩豇豆,然后再种植几十亩南瓜和西瓜。实际上,这个种植结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很荒谬的一面。为了错开收获季节,我也做了分期种植的计划,甜玉米分成4批种植,豇豆分批成3批。
应该说,工人们还是很勤奋的。因为分配制度很分明,土地划片来管理,然后是按照比例提成。在种植阶段,管理层(管理层后来出了很大的问题,导致我不得不回来亲自管理,后面会提到)和工人都很尽力的,基本上2个月时间,在没有电,没有水,种植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全部的土地都种植上了作物。
到了5月底,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后果开始发威了。豇豆开始进入采收期,这块土地豇豆长势还是不错,每天都能够收1-2千斤以上的豆角,但是这种和小农户竞争的产品,很快遭遇到了价格危机,就是所谓的烂市,价格从最初的8毛一直降到4毛多。这时候,工人们全部的时间和jing力都搭到了豇豆地,打农药摘豇豆,因为豇豆价格低,请人来摘收实在不划算,工人们也不愿意请人来摘。
由于豇豆耗费了几乎全部的人力,其他的作物护理跟不上了。玉米施肥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人进入到地里,草长得和玉米差不多一样高。南瓜地更是长满了草,甚至还有小灌木。南瓜藤和草纠缠在一起生长,这么说吧,我告诉你里面有南瓜,你要去偷一个南瓜出来,也很不容易。而且密密麻麻的草里面,里面简直可以躲藏老虎,更不要说南方还有那么多蛇虫了。
豇豆收获到中后期的时候,甜玉米成熟了。虽然草很高,里面的菟丝子藤也很密集,玉米居然很旺盛,主要是这块土地,从来没有种植过玉米。我种植的是美国品种,金狮王,长势很生猛。6月份,我们那里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很多人的玉米都倒伏,或者被淹,唯独我地里的玉米,基本上一颗都没有倒。后来计算产量,亩产居然也不低,达到了接近1400斤左右的水平。
卖玉米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种植的品种,虽然味道很好,甜度很高,很适合用来煲汤(在广东买的品种)。但是在广西,最受欢迎的是台湾华珍品种,加工和鲜食的市场容量大,在批发市场,我们每斤都比别人廉价2毛钱。更糟糕的是,玉米我们没有来得及卖完最后30亩,就变老干瘪了。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没有种植过甜玉米,不知道甜玉米不能卖老的,想留几天,饱满一点多卖点钱。
后来我们在满是草丛的南瓜地里面,采收了很多很多的南瓜。南瓜是生命力超级顽强的农作物,在那长满草的地方,我们的拖拉机装满了一车又一车,一共有7-8万斤,不过很遗憾,南瓜08年7月份,正值烂市的时候(我不在农场打理,委托人打理的,实际上早卖点,可以卖好点价格)。
下半年种植的时候,我大大压缩了豇豆的数量,压缩到20亩,种植了接近200亩的玉米,投资建立了抽水站。但是很遗憾,管理层内部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我10天半个月都要回去一次。抽水的工作一直做的不好,一直到很晚9月份,抽水才能够全力运转,这时候,下半年的生产大势已去。下半年的生产,减产得很厉害。比较好的玉米,产量只有部分达到1200斤,很多只有几百斤。
总结起来,我得出以下的经验教训:
(1)规模农场,千万不要和小菜农争夺市场。这种超级劳动密集型的蔬菜种植,只适合城郊部位的菜农。
(2)必须种植耐运输的大宗作物。本地市场都比较狭小的,象我的甜玉米,拉一个卡车到县城市场,足以把县城整个玉米市场弄崩溃。
(3)必须错开种植和收获高峰季节,否则,人手不够,外部请人是很吃力的。
09年,除了甜玉米,我不再规模种植其他作物,在土地边沿,有一条很长的边界线,拿来种植南瓜。如果计划执行得好的话,甜玉米种植我们每10天来一个批次,基本上可以做到持续供货,从5月份一直供货到11月初,每天大约一个卡车到批发市场,有这个市场供应能力,我们基本上无需再找中间商过手,直接自己去批发。
07年三月份进入a股股市的,5.30前夜算起来赚了一部凯越。不过5.30后被急跌套牢。当时看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饱受鼓舞,死死支撑到年底,套现了大半,加上积蓄,买了一部汽车。
08年在老家搞定了300亩土地的租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搞贸易、搞制造、搞加工,都没有基础,手头的钱放在大城市,做什么企业,都相当薄弱。农业虽然辛苦赚钱不多,但是投入也不会很大,基本还能够支撑得起来。
08年种了一年的东西,因为自己不在现场管理的,请人管理的,有点管理不善,赔钱不少买教训去了,顺便也做了不少基础建设,农场现在有电有水,就等下个春天了。在我们老家那边,我是第一个大规模种植甜玉米的,刚刚开始经验不足,产量也不够,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市场也打开了。年底我就离开it行业,自己到农场去管理了,通过去参观取经,玉米明年应该是不错的。
总结起来,这次金融风暴算是基本躲过了。想起来也是很后怕的,如果资金没有套出来做实业,基本也都是亏在里面了。做实业虽然初期也亏损,但是基本探明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并且也积累了人才和市场经验。
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同时行行都有陷阱。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也有亏钱的人。
接下来,我陆陆续续写点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交流经验。
一)种植什么?
我们知道巴西、美国的农场,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亩的土地。我的农场占地300亩左右,实际上并不小。不能和美国比,和普通农民家庭3-5亩地比起来,这些土地相当于一个不小的村庄了。而且这些土地是连片的,虽然有一些坡度,但是土质层很厚,算的上是沃土。
种植什么,我也摸索了1年才基本明白。最初的想法,是想做绿色蔬菜瓜果的,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市场的需求也是在的。不过执行起来实在太不可能了,首先如果是种植蔬菜,一个人最多能够管理3-5亩这样的土地,农场起码得50-60号人,要是发工资要跳起来,根本不可能。
我学的是it,虽然在it领域干得还算不错。进入农业领域,那是完全陌生。和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定下来农场10个人左右的规模,基本工资+提成的模式,种植的种类粗细搭配,种点甜玉米类的,外加豇豆和南瓜、西瓜。豇豆在我们地区那里长得特别好,每年很多外地的老板都来收的,主要是做泡菜。
08年上半年定下来,是种植140亩左右的玉米,种植60亩豇豆,然后再种植几十亩南瓜和西瓜。实际上,这个种植结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很荒谬的一面。为了错开收获季节,我也做了分期种植的计划,甜玉米分成4批种植,豇豆分批成3批。
应该说,工人们还是很勤奋的。因为分配制度很分明,土地划片来管理,然后是按照比例提成。在种植阶段,管理层(管理层后来出了很大的问题,导致我不得不回来亲自管理,后面会提到)和工人都很尽力的,基本上2个月时间,在没有电,没有水,种植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全部的土地都种植上了作物。
到了5月底,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后果开始发威了。豇豆开始进入采收期,这块土地豇豆长势还是不错,每天都能够收1-2千斤以上的豆角,但是这种和小农户竞争的产品,很快遭遇到了价格危机,就是所谓的烂市,价格从最初的8毛一直降到4毛多。这时候,工人们全部的时间和jing力都搭到了豇豆地,打农药摘豇豆,因为豇豆价格低,请人来摘收实在不划算,工人们也不愿意请人来摘。
由于豇豆耗费了几乎全部的人力,其他的作物护理跟不上了。玉米施肥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人进入到地里,草长得和玉米差不多一样高。南瓜地更是长满了草,甚至还有小灌木。南瓜藤和草纠缠在一起生长,这么说吧,我告诉你里面有南瓜,你要去偷一个南瓜出来,也很不容易。而且密密麻麻的草里面,里面简直可以躲藏老虎,更不要说南方还有那么多蛇虫了。
豇豆收获到中后期的时候,甜玉米成熟了。虽然草很高,里面的菟丝子藤也很密集,玉米居然很旺盛,主要是这块土地,从来没有种植过玉米。我种植的是美国品种,金狮王,长势很生猛。6月份,我们那里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很多人的玉米都倒伏,或者被淹,唯独我地里的玉米,基本上一颗都没有倒。后来计算产量,亩产居然也不低,达到了接近1400斤左右的水平。
卖玉米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种植的品种,虽然味道很好,甜度很高,很适合用来煲汤(在广东买的品种)。但是在广西,最受欢迎的是台湾华珍品种,加工和鲜食的市场容量大,在批发市场,我们每斤都比别人廉价2毛钱。更糟糕的是,玉米我们没有来得及卖完最后30亩,就变老干瘪了。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没有种植过甜玉米,不知道甜玉米不能卖老的,想留几天,饱满一点多卖点钱。
后来我们在满是草丛的南瓜地里面,采收了很多很多的南瓜。南瓜是生命力超级顽强的农作物,在那长满草的地方,我们的拖拉机装满了一车又一车,一共有7-8万斤,不过很遗憾,南瓜08年7月份,正值烂市的时候(我不在农场打理,委托人打理的,实际上早卖点,可以卖好点价格)。
下半年种植的时候,我大大压缩了豇豆的数量,压缩到20亩,种植了接近200亩的玉米,投资建立了抽水站。但是很遗憾,管理层内部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我10天半个月都要回去一次。抽水的工作一直做的不好,一直到很晚9月份,抽水才能够全力运转,这时候,下半年的生产大势已去。下半年的生产,减产得很厉害。比较好的玉米,产量只有部分达到1200斤,很多只有几百斤。
总结起来,我得出以下的经验教训:
(1)规模农场,千万不要和小菜农争夺市场。这种超级劳动密集型的蔬菜种植,只适合城郊部位的菜农。
(2)必须种植耐运输的大宗作物。本地市场都比较狭小的,象我的甜玉米,拉一个卡车到县城市场,足以把县城整个玉米市场弄崩溃。
(3)必须错开种植和收获高峰季节,否则,人手不够,外部请人是很吃力的。
09年,除了甜玉米,我不再规模种植其他作物,在土地边沿,有一条很长的边界线,拿来种植南瓜。如果计划执行得好的话,甜玉米种植我们每10天来一个批次,基本上可以做到持续供货,从5月份一直供货到11月初,每天大约一个卡车到批发市场,有这个市场供应能力,我们基本上无需再找中间商过手,直接自己去批发。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18/18270/132231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