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杀人诛心,叶瑾才是真正的狠人呐
推荐阅读:我,丧尸母体,开局先同化一个亿、机战:全金属风暴、神州战神、万千宠爱、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天下长宁、热夜正浓、莫欺中年穷,50岁获得天帝金身、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山野村色、
人人都觉得军户制度可以为朝廷提供充足的兵源,但是却没有人想过其背后的缺点和风险。
只有这个年仅20余岁的年轻人看出来了。
而且看的这么高,这么远。
这一刻,徐达终于明白朱元璋、朱标父子为何对叶瑾这般偏爱了。
叶瑾哪里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简直就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啊。
甚至不用雕琢,就能在漆黑如墨的夜空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人无法掩盖。
不过徐达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对叶瑾说道,“你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军户制度确实有诸多的缺陷存在,但是这也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法子了。要不然朝廷又用什么方法征召士兵,抵御蒙古人的袭扰?!募兵制还是府兵制?!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蒙古人已经逐渐恢复实力了,若是朝廷不能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这些胡人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南下,重新上演靖康之耻的噩梦,那时候才是整个民族的灾难。”
叶瑾摇摇头,道,“虽然前唐依赖府兵制曾经强悍一时,兵锋甚至抵达遥远的极西之地,但是府兵制叶瑾仅仅维持几十年的时间就崩坏了。至于募兵制更不可取,前唐中后期的藩镇之祸不就是因为玄宗采用府兵制,才让安禄山之流做大的吗?!”
徐达微微点头。。
看来叶瑾确实是在这方面做过研究的,要不然不可能一针见血的就说出府兵制和募兵制弊端所在。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采用的军备制度也各不相同。
夏、商两朝乃是部落奴隶王朝,所以并没有完善的军备制度,和游牧民族差不多,乃是部落征召制。
至于西周和春秋时期,随着礼仪文化的深入,战争也成了礼仪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时期的战争和奴隶,甚至是平民都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贵~族之间的战争。
战争规模较小,而且彼此之间还要求“讲礼’,和中世-纪的欧洲有些类似。
等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然后某个叫孙子的军事大家出现,战争的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各种阴谋诡计被用在战场上,灭国战争也时有发生。
死的人多了,上战场的人当然就不只是贵族了,平民和被解放出来的奴隶成为了战场的主角。
而这个时期的军备制度就变成了全民皆兵。
战国时期发生的着名战役,参战人数通常都在几十万以上。
长平之战光是被坑杀的赵国士卒就多达40余万人。
但是这个时期战国七雄7个国家全部人口也才上千万而已。
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两国都征召了全国16岁以上的男丁前往战场参战。
所以一直到秦朝,都是采用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到了两汉时期,因为两汉已经成了大一统的帝国,几乎没有了内乱,所以战争也不如战国时期那么频繁,全民皆兵的军备制度会给国家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所以两汉的军备制度采用“京师军”和“地方守备兵’。
京师军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精锐的野战部队,用来征战四方。
南军则是京师守备部队,用来拱卫京师。
至于地方守备兵,其实就是各地的地方部队。
如果中央朝廷的权威犹在,那么这种军备制度也能长期运转下去。
但是如果中央朝廷式微,那么地方官府就有割据一方、成为军阀的风险。
所以自两汉之后,这种军备制度也被淘汰了。
魏晋南北朝乃是乱世,所以各国都采用类似于‘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南北朝时期,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发明了府兵制。
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该军备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如果府兵被征召参战的话,需要自备武器和马匹。
但是可以抵扣赋税。
但是随着土地逐渐被兼并,府兵的负担越来越重,府兵制也名存实亡。
至于募兵制。
说白了,就是花钱雇佣士卒替朝廷卖命。
但是因为给士卒发饷的都是将领,所以士卒只知道将领而不知道朝廷,就容易造成藩镇割据,这也是唐朝中后期一直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
五代十国又是乱世,所以又是全民皆兵。
到了两宋时期。
赵官家汲取了前唐的藩镇之祸,所以采用重文轻武的国策,武人地位低下,国人以当兵为耻。
至于军备制度,类似于募兵制的变种。
两宋的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
禁军是精锐部队,朝廷花大量钱粮供养。
厢兵、乡兵是地方部队,一般由当地人或者被流放的犯人组成。
蕃兵就是少数民族部队,也是朝廷花大价钱招募而来的。
但是两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所以统帅都由文官担任。这就是两宋外战外行,但是依然政局稳定的原因。
到了蒙元时期。
因为蒙元本身就是一个奴隶制民族。
虽然入主中原之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制定的国策和制度方面依然十分粗鄙。
前期采用部落征召制度,全国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当兵,下马牧畜,上马攻战。
说白了,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强盗集团。
朝廷也不给士卒发饷,但是每攻下一个城池都会让士卒大肆劫掠。
但是到了中后期之后,蒙元政权创造性的发明了屯戍制度,也就是明朝的军户制度的前身。
被划为出军当役的人户称军户,父子相继,世代相袭,不准脱籍。
这种制度的缺点颇多,就不逐一赘述了。
所以叶瑾将历朝历代的所有军备制度——讲了一遍,徐达越听脸上的惊诧的神色越浓。
他完全想不到,叶瑾居然对历朝历代的军备制度研究得这么透彻。
别说叶瑾今年才20余岁,就连他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卒都仅仅知道府兵制和募兵制。
难道这就是百姓说的:秀出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叶瑾说的口干舌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之后,才继续道,“其实小侄对两宋的军备制度倒是挺推崇的。两
宋虽然外战外行,但那是因为被一群文官瞎指挥导致的,若是两宋时期国策不是重文轻武,以两宋的国力,军队的战力
徐达摇头否认道,“你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若是两宋不重文轻武的话,藩镇之祸犹在眼前,所以募兵制不可取。”
“不是募兵制不可取,而是募兵制得讲究方式方法。首先得让士卒知道给他们发饷银的是朝廷,而不是某个军官和将领,其次是将训练和出征的将领分开,将领也采用轮换制度,定时轮换。”
“若是如此,岂不是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徐达皱着眉头问道。
这是一个大问题。
古代一个将领的威望,也是部队士气的组成部分。
一个威望极高的将领,他率领的部队战斗力都要比别的部队要高许多,
“所以小侄还有第三招。”叶瑾得意洋洋的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徐达大感兴趣,赶紧问道,“第三招是什么?!”
“火器。”叶瑾不假思索,吐口而出道。
听到叶瑾的这两个字,徐达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失望。
火器虽然是一种新式武器,但是缺点颇多,并不适合大规模列装部队。
所以想依靠火器打败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见徐达脸上浮现一丝失望的表情,叶瑾也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解释道,“徐伯伯,就目前来看,火器虽然缺点颇多,但是如果经过改良的话,势必会大有作为,所以您给小侄一点时间,等小侄将来小侄将火器完善之后,您再看适不
适合大规模列装军队。”
徐达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
举起酒杯笑着道,“哈哈…那徐伯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其实对付胡人除了可以采用军事手段,还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宗教手段等等。”叶瑾和徐达碰了一杯之后,又开口说道。
“何为经济手段?!”徐达追问道,“你是说增开互市?!”
他摇头否定道,“若是与蒙古人增开互市,岂不是壮大蒙古人的实力?!不妥,不妥。”
“经济手段不只是增开互市,而是要将蒙古人和我们捆绑在一起,让他们离不开我们,成为我们牲畜和毛皮的供货商,小侄前些天捣鼓出来一台纺纱机,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好几倍,而且纺出来的纱线质量极高。若是这种纺纱机大规模普及开来,那么棉花、羊毛等原材料必然成为紧俏货,小侄说的经济手段就是大肆购买蒙古人瞧不上眼的羊毛用来纺纱,再输入粮食、食盐、布匹之类的生活物资,蒙古人为了购买这些生活物资,必然会增加绵羊的养殖数量,减少战马的养殖数量,没有了战马,您觉得蒙古人的威胁能有多大?!”
“至于宗教手段?!简单,蒙古人不是信奉长生天和佛教吗?!何不将两个宗教改良结合起来,加入‘今世苦,修来世等理念,化解胡人的残暴因子,让胡人心甘情愿接受压迫和统治,让胡人觉得只要今世吃尽了苦头,来世必然大富大贵。”
“三管齐下,何愁边疆不稳,胡人猖獗?!’
徐达的眼睛越听越亮。
虽然叶瑾的这几个法子依然有很多漏洞,但是依然有极强的操作性。
特别是·经济手段,徐达觉得大有可为。
只要将蒙古人纳入华夏经济圈,让这些胡人离不开中原地区的商品,还愁这些胡人造反不成
再加上所谓的“宗教手段”。
这可是杀人诛心呐
啧啧。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狠了吗
想出来的法子一个比一个歹毒。
不
不是现在的年轻人狠,而是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够狠
只有这个年仅20余岁的年轻人看出来了。
而且看的这么高,这么远。
这一刻,徐达终于明白朱元璋、朱标父子为何对叶瑾这般偏爱了。
叶瑾哪里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简直就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啊。
甚至不用雕琢,就能在漆黑如墨的夜空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人无法掩盖。
不过徐达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对叶瑾说道,“你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军户制度确实有诸多的缺陷存在,但是这也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法子了。要不然朝廷又用什么方法征召士兵,抵御蒙古人的袭扰?!募兵制还是府兵制?!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蒙古人已经逐渐恢复实力了,若是朝廷不能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这些胡人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南下,重新上演靖康之耻的噩梦,那时候才是整个民族的灾难。”
叶瑾摇摇头,道,“虽然前唐依赖府兵制曾经强悍一时,兵锋甚至抵达遥远的极西之地,但是府兵制叶瑾仅仅维持几十年的时间就崩坏了。至于募兵制更不可取,前唐中后期的藩镇之祸不就是因为玄宗采用府兵制,才让安禄山之流做大的吗?!”
徐达微微点头。。
看来叶瑾确实是在这方面做过研究的,要不然不可能一针见血的就说出府兵制和募兵制弊端所在。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采用的军备制度也各不相同。
夏、商两朝乃是部落奴隶王朝,所以并没有完善的军备制度,和游牧民族差不多,乃是部落征召制。
至于西周和春秋时期,随着礼仪文化的深入,战争也成了礼仪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时期的战争和奴隶,甚至是平民都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贵~族之间的战争。
战争规模较小,而且彼此之间还要求“讲礼’,和中世-纪的欧洲有些类似。
等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然后某个叫孙子的军事大家出现,战争的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各种阴谋诡计被用在战场上,灭国战争也时有发生。
死的人多了,上战场的人当然就不只是贵族了,平民和被解放出来的奴隶成为了战场的主角。
而这个时期的军备制度就变成了全民皆兵。
战国时期发生的着名战役,参战人数通常都在几十万以上。
长平之战光是被坑杀的赵国士卒就多达40余万人。
但是这个时期战国七雄7个国家全部人口也才上千万而已。
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两国都征召了全国16岁以上的男丁前往战场参战。
所以一直到秦朝,都是采用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到了两汉时期,因为两汉已经成了大一统的帝国,几乎没有了内乱,所以战争也不如战国时期那么频繁,全民皆兵的军备制度会给国家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所以两汉的军备制度采用“京师军”和“地方守备兵’。
京师军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精锐的野战部队,用来征战四方。
南军则是京师守备部队,用来拱卫京师。
至于地方守备兵,其实就是各地的地方部队。
如果中央朝廷的权威犹在,那么这种军备制度也能长期运转下去。
但是如果中央朝廷式微,那么地方官府就有割据一方、成为军阀的风险。
所以自两汉之后,这种军备制度也被淘汰了。
魏晋南北朝乃是乱世,所以各国都采用类似于‘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南北朝时期,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发明了府兵制。
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该军备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如果府兵被征召参战的话,需要自备武器和马匹。
但是可以抵扣赋税。
但是随着土地逐渐被兼并,府兵的负担越来越重,府兵制也名存实亡。
至于募兵制。
说白了,就是花钱雇佣士卒替朝廷卖命。
但是因为给士卒发饷的都是将领,所以士卒只知道将领而不知道朝廷,就容易造成藩镇割据,这也是唐朝中后期一直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
五代十国又是乱世,所以又是全民皆兵。
到了两宋时期。
赵官家汲取了前唐的藩镇之祸,所以采用重文轻武的国策,武人地位低下,国人以当兵为耻。
至于军备制度,类似于募兵制的变种。
两宋的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
禁军是精锐部队,朝廷花大量钱粮供养。
厢兵、乡兵是地方部队,一般由当地人或者被流放的犯人组成。
蕃兵就是少数民族部队,也是朝廷花大价钱招募而来的。
但是两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所以统帅都由文官担任。这就是两宋外战外行,但是依然政局稳定的原因。
到了蒙元时期。
因为蒙元本身就是一个奴隶制民族。
虽然入主中原之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制定的国策和制度方面依然十分粗鄙。
前期采用部落征召制度,全国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当兵,下马牧畜,上马攻战。
说白了,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强盗集团。
朝廷也不给士卒发饷,但是每攻下一个城池都会让士卒大肆劫掠。
但是到了中后期之后,蒙元政权创造性的发明了屯戍制度,也就是明朝的军户制度的前身。
被划为出军当役的人户称军户,父子相继,世代相袭,不准脱籍。
这种制度的缺点颇多,就不逐一赘述了。
所以叶瑾将历朝历代的所有军备制度——讲了一遍,徐达越听脸上的惊诧的神色越浓。
他完全想不到,叶瑾居然对历朝历代的军备制度研究得这么透彻。
别说叶瑾今年才20余岁,就连他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卒都仅仅知道府兵制和募兵制。
难道这就是百姓说的:秀出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叶瑾说的口干舌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之后,才继续道,“其实小侄对两宋的军备制度倒是挺推崇的。两
宋虽然外战外行,但那是因为被一群文官瞎指挥导致的,若是两宋时期国策不是重文轻武,以两宋的国力,军队的战力
徐达摇头否认道,“你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若是两宋不重文轻武的话,藩镇之祸犹在眼前,所以募兵制不可取。”
“不是募兵制不可取,而是募兵制得讲究方式方法。首先得让士卒知道给他们发饷银的是朝廷,而不是某个军官和将领,其次是将训练和出征的将领分开,将领也采用轮换制度,定时轮换。”
“若是如此,岂不是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徐达皱着眉头问道。
这是一个大问题。
古代一个将领的威望,也是部队士气的组成部分。
一个威望极高的将领,他率领的部队战斗力都要比别的部队要高许多,
“所以小侄还有第三招。”叶瑾得意洋洋的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徐达大感兴趣,赶紧问道,“第三招是什么?!”
“火器。”叶瑾不假思索,吐口而出道。
听到叶瑾的这两个字,徐达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失望。
火器虽然是一种新式武器,但是缺点颇多,并不适合大规模列装部队。
所以想依靠火器打败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见徐达脸上浮现一丝失望的表情,叶瑾也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解释道,“徐伯伯,就目前来看,火器虽然缺点颇多,但是如果经过改良的话,势必会大有作为,所以您给小侄一点时间,等小侄将来小侄将火器完善之后,您再看适不
适合大规模列装军队。”
徐达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
举起酒杯笑着道,“哈哈…那徐伯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其实对付胡人除了可以采用军事手段,还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宗教手段等等。”叶瑾和徐达碰了一杯之后,又开口说道。
“何为经济手段?!”徐达追问道,“你是说增开互市?!”
他摇头否定道,“若是与蒙古人增开互市,岂不是壮大蒙古人的实力?!不妥,不妥。”
“经济手段不只是增开互市,而是要将蒙古人和我们捆绑在一起,让他们离不开我们,成为我们牲畜和毛皮的供货商,小侄前些天捣鼓出来一台纺纱机,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好几倍,而且纺出来的纱线质量极高。若是这种纺纱机大规模普及开来,那么棉花、羊毛等原材料必然成为紧俏货,小侄说的经济手段就是大肆购买蒙古人瞧不上眼的羊毛用来纺纱,再输入粮食、食盐、布匹之类的生活物资,蒙古人为了购买这些生活物资,必然会增加绵羊的养殖数量,减少战马的养殖数量,没有了战马,您觉得蒙古人的威胁能有多大?!”
“至于宗教手段?!简单,蒙古人不是信奉长生天和佛教吗?!何不将两个宗教改良结合起来,加入‘今世苦,修来世等理念,化解胡人的残暴因子,让胡人心甘情愿接受压迫和统治,让胡人觉得只要今世吃尽了苦头,来世必然大富大贵。”
“三管齐下,何愁边疆不稳,胡人猖獗?!’
徐达的眼睛越听越亮。
虽然叶瑾的这几个法子依然有很多漏洞,但是依然有极强的操作性。
特别是·经济手段,徐达觉得大有可为。
只要将蒙古人纳入华夏经济圈,让这些胡人离不开中原地区的商品,还愁这些胡人造反不成
再加上所谓的“宗教手段”。
这可是杀人诛心呐
啧啧。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狠了吗
想出来的法子一个比一个歹毒。
不
不是现在的年轻人狠,而是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够狠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5/5392/4433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