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林如海带头反对
推荐阅读:九龙乾坤诀、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凡人:我一剑斩魂,修三千大道、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永恒武神、美女总裁的神医狂婿、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
李元被派往两江的事情,在朝中引起了剧烈的震动,御史们蠢蠢欲动,都在看着林如海的反应。
林如海的反应是立刻让人通知贾琏,下班后去林家。
有日子没见着贾琏的黛玉,看上去有点原著里的意思了,一股浓郁的哀怨之气。
最近几天,不少人登门提亲了,都被贾敏以姑娘还小,要在身边多留几年的理由回绝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惦记着林阁老的闺女。
林如海的同年,自认为关系还不错的,都写信来提一嘴,家里有个后生,如何如何出色。
在家里凡事都不避着黛玉的女儿奴林如海,这些事情都不瞒着黛玉,就是希望她能从一场幻梦中走出来。
奈何每次黛玉都不上心,似乎丝毫没受到影响,偶尔提一句,黛玉便不悦的回一句:嫁不出去就做姑子。
林如海心疼闺女,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干着急。
这也是为何林如海不喜欢叫贾琏来家里的原因,没有正当理由,绝不让贾琏登门。
今天是非常要紧的事情,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请人过来。
贾琏先见过贾敏,提了一嘴老太太念叨,闺女在京城,却不常见的话。
贾敏不悦的瞪他:“去贾府作甚?宝玉那个废物点心,总在黛玉跟前晃悠,看着我心烦。”
贾琏能说什么,别看对黛玉没想法,真要让黛玉嫁给宝玉,贾琏第一个不答应,就很纠结。
一脸哀怨的黛玉,看贾琏不顺眼,三句话就没好话的贾敏,贾琏有点后悔了,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好在林如海回来了,给贾琏搭救了,两人进书房坐下说话。黛玉打着送茶水的幌子进来,坐在后就不走了。
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若非她一直一下一下的看贾琏,林如海就信了。
“咳咳!”咳嗽两声,黛玉眼神躲开了,林如海才开口:“二殿下去两江的事情,朝臣反应激烈。你说说看,要不要上奏反对?”
“这也问我?”贾琏还以为啥事情呢,费解的反问一句。
林如海怒道:“少嬉皮笑脸的,储君之争,不是小事。”
贾琏笑道:“姑父,以我之见,自然是要反对的,陛下的意思,让二殿下去江南历练,我看啊,历练没必要走那么远,顺天府就不错。”
对上林如海,贾琏开口就是干货,林如海一听这话,顿时好奇的问一句:“太祖立储,诸子同室操戈,太上皇立储,殿下们内斗不休,逼反了太子。今上登基十年了,从不提立储的话题,可见圣上在此事上的谨慎。当年方白衣在的时候,就提过立储的事情,被陛下回绝了。孔照在时,从不提此事。如今这个话题,在朝中非常的敏感,没人敢轻易去碰。如果二殿下真的去了两江,有人提立储,你说该如何看待?”
贾琏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他还是个传统文人的思维,内心是倾向于早立储君,这样麻烦最少。
在这个问题上,贾琏是绝对不会对任何人把所有底细都交代的,林如海在立储问题上肯定是没倾向的,但他又主张尽早立储,只不过担心皇帝不满。储君的问题,太过敏感了。林如海想碰,贾琏必须坚决阻拦。
“万万不可,上奏反对将二殿下派往两江,倒是没太大的问题。陛下的亲儿子,哪有不心疼的?至于立储之事,陛下自有决断。古往今来,做臣子的掺和到储君之争中,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林如海听罢,沉吟片刻才道:“你要不要上奏?”
贾琏歪歪嘴:“谁都能上奏,唯独我与张师不能。”
一句话给林如海说的有点尴尬,他当然领会了贾琏的意思,张庭恩和贾琏属于额头上刻了“当今”字样的臣子,陛下春秋鼎盛,你提储君?
闹呢?
换成平庸之主,倒也没太大的事情,承辉帝这种皇帝,他心里有定见,你去影响他,还是在储君的事情上?
贾琏这番话算是勉强应付林如海,真实的想法,贾琏判断承辉帝迟迟不立储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拿定主意,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
如果是立长,那不用想了,肯定是李元。可是大周开国至今,太祖那会,太子是嫡长子,太上皇那会,太子也是嫡长子。
皇帝会不会觉得,本朝就不合适立储呢?
贾琏觉得吧,承辉帝有心理阴影,干脆就先不立储了,等等再看。
在这个玄学很有市场的年代,凡事还是稳一手比较好。
“行吧,就上奏反对将二殿下派往两江,左右是要找个老师,内阁那么多人,哪个不行?”林如海非常果断的决定了。
完成了交流和通气后,贾琏不敢久留,赶紧起身告辞。
黛玉亲自送到门口时,突然问一句:“琏哥不想多看看妹妹么?”
贾琏叹息一声,站住回头,劝了一句:“你这是何苦!”
黛玉没说话,低头道:“哥哥走好!”
贾琏颇为不忍,迟疑了一番才道:“对自己好点!”
有的事情,真不能干,至少贾琏不能干。
次日朝会,贾琏不得不起个大早,本朝还算是比较良心的,一个月才一次朝会,到承辉帝这里,大朝会还不定期,完全看心情。有时候月初,有时候月底。有时候就是单纯的想起来,这个月还没搞大朝会。
大朝会这个东西呢,象征意义更大一些,说的难听一点,开大朝会等于告诉所有臣子,朕好好的,没有被奸臣架空。
四品的贾琏站在队伍中间,前面是一群三品以上的大佬。
昨晚上贾琏睡的晚,主要是因为黛玉的事情,让贾琏很头疼,思来想去,也没个好法子。
是个红楼梦的读者,就没有不可怜黛玉的,也没读者希望黛玉没个好结局。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贾琏只能放下,不去管它了。
站在人群中,身边最近的人,都隔着他一个人远,仿佛没人愿意挨着他,仿佛真的是个灾星。无聊的贾琏,很快开始了钓鱼,一下一下的。
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声说话,给贾琏惊醒了,一看是林如海走出队列,贾琏立刻精神了。
“陛下有历练皇子之心,臣能理解,并不反对。然则,二殿下乃嫡子,不宜远离京师,陛下个在京中寻一个衙门,大不了多安排几个老师。”
内阁诸公都在谨慎观望中,所以,皇帝提了一句二殿下派往江南,跟随孙化贞学习的话之后,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谁都没想到,率先站出来的是林如海,也没听说林如海与二殿下关系好啊。两人就没有任何来往好不好?
有林如海带头,一干御史纷纷出列,手持笏板:“陛下,林阁老所言极是,嫡子不宜离京!”
承辉帝发现今天的情况非常特殊,往常那些与李元关系好的臣子,一个都没站出来说话,站出来附和林如海的,全是一些平时不接触李元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林如海乃是传统士大夫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他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
也就是说,一些不愿意巴结李元的人,并不等于他们不反对将李元支出京城,因为李元是嫡子,法统上他是有继承资格的,而且序列最前。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时不爱掺和储君之事的臣子,他们才是这个朝廷里的大多数。小說中文網
就像林如海说的那样,太祖、太上皇两朝立储,都没个好结果,皇帝谨慎一点大家没意见,但你把嫡子弄出京师,这不是变相立储么?
林如海也没说长幼有序的话,毕竟皇帝也不是嫡长子。但他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贬谪嫡长子。
一大半臣子都站出来附和林如海,搞出的动静不小。
承辉帝坐在高高的龙翼上,吃惊的看着群臣,但并不生气。
原因也很简单,承辉帝看到了传统士大夫的节操。本朝无论朝野,都是嫡长子制度,只不过皇家比较特殊,嫡长子们都没好下场。
承辉帝再看看张庭恩,发现他闭目而立,似乎与外界一切无关。张庭恩也是传统士大夫,他没站出来反对皇帝,就很难得了。
阁臣之中,随后站出来的只有潘季驯一个,郭衍和宁克都没跟着站出来,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不想站出来,而是不能。这俩几乎是皇帝凭个人喜好,直接给他们提拔上来的,他们入阁,资历上是有缺陷的。
没人反对郭衍和宁克入阁,那是因为皇帝的威望比较高。再有就是,本朝没那么多顽固分子,大臣们都非常的灵活。
所以,即便林如海反对将李元放出京城,也不提什么立储,不提长幼有序。
不像明朝那样,一帮重臣站出来博廷杖,动不动就仗义死节。搞的这个词的含金量下降了不少。
“林卿所奏,朕自有考量,此事再议。”承辉帝不紧不慢的开口,看着站在人群前面的林如海,到底作何反应,是继续纠缠呢,还是退回去。
林如海的选择是退回去,没有继续纠缠,这个事情只要皇帝松口了,剩下的事情就没必要较真了。
嗯,林如海也是很灵活的。
潘季驯紧跟着退了回去,后面的一大串臣子,纷纷退回去,如果皇帝执意要给李元弄去两江,再上奏折也来得及。
承辉帝很清楚,这些臣子的举动里面,还有一句潜台词,嫡长子外放江南,陛下忘记了八王之乱么?
别说是嫡长子了,即便是一个嫡子,外放之后,最大的便利就是能染指兵权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安定的因素。
承辉帝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才放在两江,在孙化贞跟前,因为老孙能看住李元。
“散朝!”眼见再无大事,承辉帝宣布散朝。
众人纷纷离开,贾琏以手捂嘴,打了几个大大的哈欠,摇摇晃晃的往外走,斜刺里杀出一个内侍:“贾大人,陛下传您。”
这是个新人,贾琏不认识,不过不耽误他塞过去一张票子,内侍笑嘻嘻的收了,前面给贾琏带路。
承辉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而是非常平静,似乎大朝会上没有让群臣顶撞一样。
“最近朕收了不少的弹劾,都是冲你去的。说你在京城一手遮天,研发司捂的风雨不透。工部,户部,大多数官员都持一个态度,再不管管你,研发司都成你自家的衙门了。对了,还有五城兵马司,明明是督察院的下属,御史们却使唤不动,唯贾某人之命是从。”
承辉帝一番话,贾琏听懂了,合着我是受气包对吧?被林如海怼了,被群臣反对了,你拿我撒气?
那行!我就叛逆一回!
贾琏不紧不慢的摘下帽子,双手捧着:“微臣有罪,微臣请辞。”
承辉帝顿时目瞪口,朕就说你两句,还是转述,你这么大反应?直接撂挑子?
真当朕不敢罢你?
还真不行,很多事情,没有这厮真不好弄。比如五城兵马司,以前就是个人见人欺的衙门,那会京城的权贵二代没有哪天不搞事情的。
也就是贾琏分管五城兵马司之后,不管谁在街上闹事,一律抓回去,真能扛事,才有了如今京城的良好治安。
再比如研发司,这个衙门有贾琏和没贾琏,那是两回事。
“不许辞官,滚吧!”承辉帝一肚子没地方撒,捏着鼻子让贾琏滚蛋。
贾琏诶了一声,收起帽子戴好,正要退下,承辉帝又问:“大朝会上,多数臣子站出来反对朕,你怎么看?”
“微臣站着看的。”贾琏答非所问,试图混淆视听。
承辉帝怒道:“说人话!”
贾琏叹息一声道:“陛下真能为难微臣,此陛下家事也。”
承辉帝听到这话,忍不住叹息道:“朕总听臣子们说,天子无家事。”
贾琏道:“这话也没错,只是做臣子的,关心陛下的家事,也要有个度才好。”
“哦,你就没点私心?你跟老三的关系不是挺好么?”承辉帝冒出一句诛心之言。
贾琏听罢,又要动手摘帽子,承辉帝果断开口:“停!不想说就别说了,朕不想看见你,立刻,马上,滚蛋!”
林如海的反应是立刻让人通知贾琏,下班后去林家。
有日子没见着贾琏的黛玉,看上去有点原著里的意思了,一股浓郁的哀怨之气。
最近几天,不少人登门提亲了,都被贾敏以姑娘还小,要在身边多留几年的理由回绝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惦记着林阁老的闺女。
林如海的同年,自认为关系还不错的,都写信来提一嘴,家里有个后生,如何如何出色。
在家里凡事都不避着黛玉的女儿奴林如海,这些事情都不瞒着黛玉,就是希望她能从一场幻梦中走出来。
奈何每次黛玉都不上心,似乎丝毫没受到影响,偶尔提一句,黛玉便不悦的回一句:嫁不出去就做姑子。
林如海心疼闺女,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干着急。
这也是为何林如海不喜欢叫贾琏来家里的原因,没有正当理由,绝不让贾琏登门。
今天是非常要紧的事情,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请人过来。
贾琏先见过贾敏,提了一嘴老太太念叨,闺女在京城,却不常见的话。
贾敏不悦的瞪他:“去贾府作甚?宝玉那个废物点心,总在黛玉跟前晃悠,看着我心烦。”
贾琏能说什么,别看对黛玉没想法,真要让黛玉嫁给宝玉,贾琏第一个不答应,就很纠结。
一脸哀怨的黛玉,看贾琏不顺眼,三句话就没好话的贾敏,贾琏有点后悔了,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好在林如海回来了,给贾琏搭救了,两人进书房坐下说话。黛玉打着送茶水的幌子进来,坐在后就不走了。
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若非她一直一下一下的看贾琏,林如海就信了。
“咳咳!”咳嗽两声,黛玉眼神躲开了,林如海才开口:“二殿下去两江的事情,朝臣反应激烈。你说说看,要不要上奏反对?”
“这也问我?”贾琏还以为啥事情呢,费解的反问一句。
林如海怒道:“少嬉皮笑脸的,储君之争,不是小事。”
贾琏笑道:“姑父,以我之见,自然是要反对的,陛下的意思,让二殿下去江南历练,我看啊,历练没必要走那么远,顺天府就不错。”
对上林如海,贾琏开口就是干货,林如海一听这话,顿时好奇的问一句:“太祖立储,诸子同室操戈,太上皇立储,殿下们内斗不休,逼反了太子。今上登基十年了,从不提立储的话题,可见圣上在此事上的谨慎。当年方白衣在的时候,就提过立储的事情,被陛下回绝了。孔照在时,从不提此事。如今这个话题,在朝中非常的敏感,没人敢轻易去碰。如果二殿下真的去了两江,有人提立储,你说该如何看待?”
贾琏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他还是个传统文人的思维,内心是倾向于早立储君,这样麻烦最少。
在这个问题上,贾琏是绝对不会对任何人把所有底细都交代的,林如海在立储问题上肯定是没倾向的,但他又主张尽早立储,只不过担心皇帝不满。储君的问题,太过敏感了。林如海想碰,贾琏必须坚决阻拦。
“万万不可,上奏反对将二殿下派往两江,倒是没太大的问题。陛下的亲儿子,哪有不心疼的?至于立储之事,陛下自有决断。古往今来,做臣子的掺和到储君之争中,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林如海听罢,沉吟片刻才道:“你要不要上奏?”
贾琏歪歪嘴:“谁都能上奏,唯独我与张师不能。”
一句话给林如海说的有点尴尬,他当然领会了贾琏的意思,张庭恩和贾琏属于额头上刻了“当今”字样的臣子,陛下春秋鼎盛,你提储君?
闹呢?
换成平庸之主,倒也没太大的事情,承辉帝这种皇帝,他心里有定见,你去影响他,还是在储君的事情上?
贾琏这番话算是勉强应付林如海,真实的想法,贾琏判断承辉帝迟迟不立储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拿定主意,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
如果是立长,那不用想了,肯定是李元。可是大周开国至今,太祖那会,太子是嫡长子,太上皇那会,太子也是嫡长子。
皇帝会不会觉得,本朝就不合适立储呢?
贾琏觉得吧,承辉帝有心理阴影,干脆就先不立储了,等等再看。
在这个玄学很有市场的年代,凡事还是稳一手比较好。
“行吧,就上奏反对将二殿下派往两江,左右是要找个老师,内阁那么多人,哪个不行?”林如海非常果断的决定了。
完成了交流和通气后,贾琏不敢久留,赶紧起身告辞。
黛玉亲自送到门口时,突然问一句:“琏哥不想多看看妹妹么?”
贾琏叹息一声,站住回头,劝了一句:“你这是何苦!”
黛玉没说话,低头道:“哥哥走好!”
贾琏颇为不忍,迟疑了一番才道:“对自己好点!”
有的事情,真不能干,至少贾琏不能干。
次日朝会,贾琏不得不起个大早,本朝还算是比较良心的,一个月才一次朝会,到承辉帝这里,大朝会还不定期,完全看心情。有时候月初,有时候月底。有时候就是单纯的想起来,这个月还没搞大朝会。
大朝会这个东西呢,象征意义更大一些,说的难听一点,开大朝会等于告诉所有臣子,朕好好的,没有被奸臣架空。
四品的贾琏站在队伍中间,前面是一群三品以上的大佬。
昨晚上贾琏睡的晚,主要是因为黛玉的事情,让贾琏很头疼,思来想去,也没个好法子。
是个红楼梦的读者,就没有不可怜黛玉的,也没读者希望黛玉没个好结局。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贾琏只能放下,不去管它了。
站在人群中,身边最近的人,都隔着他一个人远,仿佛没人愿意挨着他,仿佛真的是个灾星。无聊的贾琏,很快开始了钓鱼,一下一下的。
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声说话,给贾琏惊醒了,一看是林如海走出队列,贾琏立刻精神了。
“陛下有历练皇子之心,臣能理解,并不反对。然则,二殿下乃嫡子,不宜远离京师,陛下个在京中寻一个衙门,大不了多安排几个老师。”
内阁诸公都在谨慎观望中,所以,皇帝提了一句二殿下派往江南,跟随孙化贞学习的话之后,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谁都没想到,率先站出来的是林如海,也没听说林如海与二殿下关系好啊。两人就没有任何来往好不好?
有林如海带头,一干御史纷纷出列,手持笏板:“陛下,林阁老所言极是,嫡子不宜离京!”
承辉帝发现今天的情况非常特殊,往常那些与李元关系好的臣子,一个都没站出来说话,站出来附和林如海的,全是一些平时不接触李元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林如海乃是传统士大夫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他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
也就是说,一些不愿意巴结李元的人,并不等于他们不反对将李元支出京城,因为李元是嫡子,法统上他是有继承资格的,而且序列最前。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时不爱掺和储君之事的臣子,他们才是这个朝廷里的大多数。小說中文網
就像林如海说的那样,太祖、太上皇两朝立储,都没个好结果,皇帝谨慎一点大家没意见,但你把嫡子弄出京师,这不是变相立储么?
林如海也没说长幼有序的话,毕竟皇帝也不是嫡长子。但他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贬谪嫡长子。
一大半臣子都站出来附和林如海,搞出的动静不小。
承辉帝坐在高高的龙翼上,吃惊的看着群臣,但并不生气。
原因也很简单,承辉帝看到了传统士大夫的节操。本朝无论朝野,都是嫡长子制度,只不过皇家比较特殊,嫡长子们都没好下场。
承辉帝再看看张庭恩,发现他闭目而立,似乎与外界一切无关。张庭恩也是传统士大夫,他没站出来反对皇帝,就很难得了。
阁臣之中,随后站出来的只有潘季驯一个,郭衍和宁克都没跟着站出来,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不想站出来,而是不能。这俩几乎是皇帝凭个人喜好,直接给他们提拔上来的,他们入阁,资历上是有缺陷的。
没人反对郭衍和宁克入阁,那是因为皇帝的威望比较高。再有就是,本朝没那么多顽固分子,大臣们都非常的灵活。
所以,即便林如海反对将李元放出京城,也不提什么立储,不提长幼有序。
不像明朝那样,一帮重臣站出来博廷杖,动不动就仗义死节。搞的这个词的含金量下降了不少。
“林卿所奏,朕自有考量,此事再议。”承辉帝不紧不慢的开口,看着站在人群前面的林如海,到底作何反应,是继续纠缠呢,还是退回去。
林如海的选择是退回去,没有继续纠缠,这个事情只要皇帝松口了,剩下的事情就没必要较真了。
嗯,林如海也是很灵活的。
潘季驯紧跟着退了回去,后面的一大串臣子,纷纷退回去,如果皇帝执意要给李元弄去两江,再上奏折也来得及。
承辉帝很清楚,这些臣子的举动里面,还有一句潜台词,嫡长子外放江南,陛下忘记了八王之乱么?
别说是嫡长子了,即便是一个嫡子,外放之后,最大的便利就是能染指兵权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安定的因素。
承辉帝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才放在两江,在孙化贞跟前,因为老孙能看住李元。
“散朝!”眼见再无大事,承辉帝宣布散朝。
众人纷纷离开,贾琏以手捂嘴,打了几个大大的哈欠,摇摇晃晃的往外走,斜刺里杀出一个内侍:“贾大人,陛下传您。”
这是个新人,贾琏不认识,不过不耽误他塞过去一张票子,内侍笑嘻嘻的收了,前面给贾琏带路。
承辉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而是非常平静,似乎大朝会上没有让群臣顶撞一样。
“最近朕收了不少的弹劾,都是冲你去的。说你在京城一手遮天,研发司捂的风雨不透。工部,户部,大多数官员都持一个态度,再不管管你,研发司都成你自家的衙门了。对了,还有五城兵马司,明明是督察院的下属,御史们却使唤不动,唯贾某人之命是从。”
承辉帝一番话,贾琏听懂了,合着我是受气包对吧?被林如海怼了,被群臣反对了,你拿我撒气?
那行!我就叛逆一回!
贾琏不紧不慢的摘下帽子,双手捧着:“微臣有罪,微臣请辞。”
承辉帝顿时目瞪口,朕就说你两句,还是转述,你这么大反应?直接撂挑子?
真当朕不敢罢你?
还真不行,很多事情,没有这厮真不好弄。比如五城兵马司,以前就是个人见人欺的衙门,那会京城的权贵二代没有哪天不搞事情的。
也就是贾琏分管五城兵马司之后,不管谁在街上闹事,一律抓回去,真能扛事,才有了如今京城的良好治安。
再比如研发司,这个衙门有贾琏和没贾琏,那是两回事。
“不许辞官,滚吧!”承辉帝一肚子没地方撒,捏着鼻子让贾琏滚蛋。
贾琏诶了一声,收起帽子戴好,正要退下,承辉帝又问:“大朝会上,多数臣子站出来反对朕,你怎么看?”
“微臣站着看的。”贾琏答非所问,试图混淆视听。
承辉帝怒道:“说人话!”
贾琏叹息一声道:“陛下真能为难微臣,此陛下家事也。”
承辉帝听到这话,忍不住叹息道:“朕总听臣子们说,天子无家事。”
贾琏道:“这话也没错,只是做臣子的,关心陛下的家事,也要有个度才好。”
“哦,你就没点私心?你跟老三的关系不是挺好么?”承辉帝冒出一句诛心之言。
贾琏听罢,又要动手摘帽子,承辉帝果断开口:“停!不想说就别说了,朕不想看见你,立刻,马上,滚蛋!”
本文网址:http://www.bqjie.com/xs/6/6948/128191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ji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